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凡作事专心志,竭计虑,穷日夜而为之者,曰不遗余力,曰惟日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5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2142  浏览:

【原文】
    ①凡作事专心志,竭计虑,穷日夜而为之者,曰不遗余力,曰惟日不足,【若余之寻花是也】。忆辛丑年,自昆山而太仓,而嘉定,而南翔,看牡丹三十五家。乙巳,寻牡丹于江阴,以无向导,废然而反。结伴寻花,或舆或杖,僻远之地无不至;有初至不得入者,辄再三往,必得观而后已。
    ②山中名花,大抵皆寓目,多生平所未见者。昼则坐卧花前,夜则沉醉花下,如是数日。兴尽则挂帆渡湖,至虎丘观花市而归;复遍历昆山城内外有花之所。
    ③客曰:“周濂溪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以子之贫贱,毋乃不宜!”余曰:“吾贫则无儋石矣,而性慷慨,喜豪放,无贫之气;贱为韦布矣,而轻世肆志,不事王侯,无贱之骨。安在与花不宜?”客又曰:“欧阳公,儒者也。【以牡丹为花妖。子何好之甚】?”余曰:“凡物之美者,皆能为妖,何独花也。溺其美而动其中,皆足以丧身。吾不得于世,借以娱目肆志而已,何妖之为!”
    【注】:①浃辰:十二日。

【问题】
    6.下列句中的“而”与“必得观而后已”中的“而”意义与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至虎丘观花市而归
    B.废然而反
    C.言和而色夷
    D.乃以瓦布之,而动之如初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作者为寻访牡丹,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B.作者喜爱牡丹成癖,看见名花,就日夜与其相伴,如醉如痴。
    C.作者说牡丹是富贵之花,而自己性情慷慨豪放,与牡丹不相宜。
    D.作者认为自己与世道不相和,借赏花来愉悦眼目放纵心志罢了,不能认为它妖。
    8.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①穷日夜而为之者    穷:
    ②或舆或杖    杖:
    ③不事王侯    事:
    ④溺其美而动其中    动: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若余之寻花是也。
    (2)以牡丹为花妖。子何好之甚?

【参考答案】
    6.(2分)(A)
    7.(2分)(C)
    8.(4分)①穷:尽
    ②杖:拄杖
    ③事:侍奉
    ④动:动摇
    9.(4分)
    (1)(2分)像我寻花就是这样。(得分点:判断句,若,是)
    (2)(2分)(他)认为牡丹是花妖。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它呢?(得分点:以、为,甚)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窗口有面镜子
  • 下一篇:送杜十四之江南
  • 【推荐文章】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早行遇雨

    【原文】 早行遇雨 袁说友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①陪孤棹晓溪行。 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

  • 竹枝词二首

    【原文】 竹枝词二首 姚少娥① 其一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当垆十五半遮...

  • 送胡邦衡赴新州贬所(其一)

    【原文】 送胡邦衡①赴新州贬所(其一) 王庭珪 囊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②虎豹闲。...

  • 孤桐

    【原文】 孤桐①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

  • 发阆中

    【原文】 发阆中[注] [唐]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

  • 【最新文章】

  • ①凡作事专心志,竭计虑,穷日夜而为之者,曰
  • 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 其实很简单
  • (4)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
  • ⑸“春”在古诗中很常见。如白居易的“几处早
  • 5.用一句话概括下图的主要内容。
  • 4.以下是某同学读《西游记》时所做的笔记片段
  • 满井游记
  • 卜算子·咏梅
  • 9.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3
  • 钱塘湖春行
  • 9.走襄阳,开阔视野;游天下,增长见识。班里
  • 8.5月上旬,离2016年全国高考不到一个月之际
  • 【甲文】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