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植物知道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7年1月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秦珍子  文章ID:32750  浏览:

【原文】
    植物知道些什么
    秦珍子
    ①一遇敌情,烽火台上的干柴便会被点燃,警报通过闪耀的火光迅速传递。大学专业课上的老师说,这是人类传播信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②和我一样,你也在为人类的这点儿本事而颇感得意吧?不过,要是如今有人说,总是“逆来顺受”的植物,也能对“邻居”发出险情警报,你有何感想?
    ③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茨的新书《一株植
    物所知道的》中,你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当枫树甲受到臭虫的袭击时,它就会向空气巾释放一种信息素。接收到信息素的枫树乙丙丁们马上开始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兵临城下的臭虫。
    ④我几乎有些微微地忐忑了。难道说,当我在案板上把一个土豆五马分尸的时候,另外一些待宰的土豆正在做好毒杀我的准备?
    ⑤别说我杞人忧天,要知道,按照丹尼尔的说法,尽管人们在谈到植物时,觉得它们和石头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植物们感知世界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⑥一株捕蝇草如何适时关闭它多刺的叶片?一朵花如何得知春季的到来?丹尼尔的
    新书给出了答案:植物能“看到“闻到”和“感觉到”,懂“社交”,甚至拥有记忆。他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必需的独特基因组,决定哪些植物向往“光明”,哪些选择“黑暗”,而相似的基因组也是人体DNA的一部分。
    ⑦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红光的照射就像“起床”命令,让植物们在阳光下尽情生长。傍晚,太阳在最后一缕远红光中落山,植物们“看”到指令,随之“入眠”。再看人类,同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⑧不过,植物们虽有“视觉”,却太容易被人类蒙蔽。“揠苗助长”早就过时了,最新“人工调节植物生长”的手段是,在夜里闪几下红光——效果几乎等同于白天好几个小时的日照。
    ⑨除了“视觉”,植物还有“嗅觉”。寄生植物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番茄是自然界中菟丝子最常见的寄主植物。为了证明菟丝子“深爱”番茄,科学家们想了种种办法,包括把它们关在看不到对方的盒子里,把茄汁抹在橡胶上或是引入“第三者”小麦。
    ⑩结果,菟丝子果真“嗅”到番茄释放于空气中的微量化学物质,总是坚定不移地扑将
    过去。
    ⑩比如,前文中受到臭虫攻击的树枝,会以分泌信息素的方式警告同根生的其他树
    枝,与此同时,隔壁的树窃取到这种信号并从中获益。
    ⑧枝条并不是植物们互通情报的唯一信道。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们还能通过相邻
    的根系传递信号。干旱来临时,最先发觉的植物会“告诉”邻居做好缺水的准备。
    ⑩如果这些都还不算猛料,那么做好准备: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和人类一样,植物也拥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比如,小麦幼苗在开始孕育果实之前,记得它们已经度过寒冬。而一些在恶劣条件下存活的植物会将更强的抵抗力传给子孙。
    ⑩下一次我踏着草地、捧着鲜花或嚼着蔬菜时,也许会想起这本书,有那么一瞬间,我也会对这些事实上很“敏感”的生命充满爱怜。但这爱怜持续不了多久,因为我记得书里的另一件事:捕蝇草闭合的前提是叶子上的感觉毛有两根被昆虫触碰,所以它必须记住第一根感觉毛已经被触碰了。但是这短暂的记忆只能持续约20秒,然后它便忘记了。
    ⑩这仍然让我觉得,自己所属的物种,确实要高级一些。

【问题】
    13.结合全文,说说以“植物知道些什么”为题有哪些好处。(2分)
    14.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介绍了植物的哪些特点。(4分)
    15.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处并分析其作用。(3分)
    16.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请从第⑨段任选一处加以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3、答:题目采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植物以人性特征,生动形象,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题目点出了说明对象。
    14、答:能通过枝条对邻居发出险情警报,
    能通过看、闻、感觉感知到外在信息,
    还能通过相邻的根系,传递信号,
    拥有短暂的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
    15、答:本文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当枫树甲受到臭虫来袭时,他就会向空气中释放一种信息素,接收到信息素的枫树乙丙丁们,马上开始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兵临城下的臭虫。
    16、答:例如第③处运用拟人手法,使用视觉、嗅觉、深爱第三者等只有动物和人类才能有的特点,,既说明植物特点,又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柴草
  • 下一篇:(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 【推荐文章】

  • 山城烧饼

    【原文】 山城烧饼 安海 ①我第一次吃烧饼是在只有几岁光景的小时候。有一次二舅从山...

  • 耿湋①《之江淮留别②京中亲故》

    【原文】 耿湋①《之江淮留别②京中亲故》 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 已带千霜鬓,初...

  •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原文】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乐果 ①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

  • 赤壁

    【原文】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 爱的回音壁

    【原文】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1)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关爱之...

  • 【原文】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 注释:白日:...

  • 【最新文章】

  • 山城烧饼
  • 黄鹤楼
  • 勤学
  • 那呆子急纵云头,径回城里。半霎时,到了馆驿
  •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汉语魅力,某中学开展
  • 耿湋①《之江淮留别②京中亲故》
  • 喝汤弃肉不足取
  •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
  • 儒雅之风
  • 人间草绿
  • 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 小石潭记 小石城山记
  • 心里的天鹅
  • 罗广斌和杨益言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
  • 1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