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文】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发布时间:2017年4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3183  浏览:

【原文】
    【甲文】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文】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问题】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任选两个解释,每个1分,共2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
    ②沿溯阻绝    溯:
    ③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④是日更定矣    是:
    12.将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3.下面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多。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乙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14.甲文第④段和乙文第①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1.(任选两个词作答。每个1分,共2分)①阙通缺,可译为中断
    ②溯,逆流而上
    ③绝,消失
    ④是,这,指示代词
    12.①(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采分点:“亭午”、“曦”翻译正确各得0.5分,整体句子意思通顺1分,共2分)
    ②(2分)我划着一叶扁舟(或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采分点:“挐”、“拥”翻译正确各得0.5分,整体句子意思通顺1分,共2分)
    13.(2分)A(应该是侧面表现山之高峻)
    14.(2分)甲文画波浪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波浪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泊秦淮
  • 下一篇:说一说“好声音”
  • 【推荐文章】

  •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原文】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李白 张翰②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 羊蹄甲

    【原文】 羊蹄甲 席慕蓉 羊蹄甲是一种很难画好的花。花开时,整棵树远看像是笼罩着一...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

  • 老屋后面的溪流

    【原文】 老屋后面的溪流 李汉荣 ①小时候,我家的老屋后面,有一条绕村而过的溪流。 ...

  • 沁园春·雪

    【原文】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 【最新文章】

  • (甲)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邹记讽齐
  • 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宇符
  •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 子奇治县
  • (8)多少人物因品德高尚而名垂千古,多少居
  • 山居秋暝
  • 11.下面是小李同学前两天写给老师的一份请假
  • 金山寺(并序)
  •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
  • 【材料一】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
  •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
  •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 三子能言
  • 今年5月9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