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说一说“好声音”

发布时间:2017年4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3184  浏览:

【原文】
    说一说“好声音”
    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②“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摘自《科学Fans》2013年10月号,有改动)

【问题】
    15.仿照下面划线的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每空1分,共2分)
    能量碰撞产生声音——【    】——【    】——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16.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2分)
    17.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5.(2分)声音传播抵达耳廓
    耳膜振动传到内耳
    16.(2分)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听音是由大脑对声音再做出反应。
    17.(3分)不能。因为“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它表明能量的表现形式是有多种的,振动只是其中的一种,删掉“之一”,就改变了原意,不符合实际情况。
    18.(3分)列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毛状声音感知细胞的数量多。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文】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 下一篇:4月18日,中央电视台启动的《中国成语大会》以中国璀璨的传统文
  • 【推荐文章】

  • 孤雁

    【原文】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 送友人

    【原文】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锦江思

    【原文】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

  • 母亲的手机

    【原文】 母亲的手机 朵渔 ①母亲的手机是那种老款的诺基亚按键手机,铃声刺耳,超长...

  • 牵牛花:最美的花

    【原文】 牵牛花:最美的花 ①我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呢?说出来你有可能不信:牵牛花。【...

  • 【最新文章】

  • (9)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李太白“长风破浪会
  • 永不受伤的飞翔
  • (11)范仲淹几经浮沉,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
  • 采桑子
  • 野狼
  • 28.、将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填写在相应
  • 29、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四川
  • (1)《骆驼祥子》中,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的那
  • (2)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
  • 孤雁
  • 6.将下面四句话按正确的语序排列,把序号填在
  • 材料:2011年6月1日,分藏海峡两岸的《富春山
  • 疲倦
  • (6)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
  • (7)“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