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1975年日本第一次利用海域建设长崎机场并投入运营以来,世
作者:未知 文章ID:33286 浏览:
【原文】
①自1975年日本第一次利用海域建设长崎机场并投入运营以来,世界各国已先后建成了十多个海上机场。
②由于世界航空运输业发展迅猛,新机场建设方兴未艾,致使土地匮乏和环境污染等矛盾日益突出,而海上机场则有着独特的优势。
③机场占地面积大,对建设用地要求高,但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建设机场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很多现有机场已经被城市重重包围,导致机场无法扩建,机场交通受到影响。利用填海建设机场,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和耕地,既可以解决城市的航运需求,又为城市建设节约空间。
④机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主要是噪声污染和废气污染。我国规定机场周边的居民区、文教区等一类区域的噪声限值标准是70分贝,一般生活区的限值是小于75分贝。如果超过这个指标,机场就要面临巨额的赔偿,有些机场由于噪音太大不得不减少飞机起落架次。如果在海上建机场,则远离居民区,就基本不存在噪音扰民、废气污染等问题。
⑤现代城市发展迅速,原先建在郊区的机场很快被高楼包围,对飞机的起降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和空气质量下降,使飞行起降能见度降低;而且城市中的机场被各种电磁信号覆盖,一些特定的无线电通信频率容易干扰飞机起降,成为飞行安全的一大隐患。建设海上机场则完全没有这些担忧。
⑥【 】
⑦海上机场一般工程量相当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填海而形成建设用地。耽地面沉降仍对建设工程形成最大挑战。如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填海造地的填土厚度达到33米。但由于大阪湾海底的地质条件不佳,有很厚的淤泥,机场从建设之日起就一直在不停的沉降之中。母亲机场躲在的人工岛已经下陷了十多厘米。从机场营业之初,营运单位就不得不花费27000亿日元(约合25亿美元)用于维护。
⑧另外,填海会改变当地自然的海岸线,造成近岸的海域和浅滩缩小,海洋环境发生改变,容易导致沿岸栖息生物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生态影响。由于以上种种负面因素制约,各国在规划建设海上机场时还是极其谨慎的。
【问题】
14、对“方兴未艾”的“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多年生草本植物
B、止,绝
C、美好
D、忧心
15、海上机场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9分)
⑴【 】
⑵【 】
⑶【 】
16、请在第⑥段横线上填补恰当的过渡句:【 】(3分)
17、第⑦段举日本关西机场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关西国际机场的造价和维护费用极昂贵。
B、说明建造海上机场工程量极为浩大。
C、说明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填海才能形成建设用地。
D、说明地面沉降是建设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1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城市建设用地有限,是很多机场无法扩建的主要原因。
B、海上机场不存在噪音扰民、废气污染等问题。
C、机场周围一些特定的无线电通信频率容易干扰飞机起降。
D、海上机场的建设工程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参考答案】
14.B(2分)
15.(1)节约土地
(2)控制污染
(3)安全起降(各3分)
16.虽然在海上建设机场优势明显,但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3分)
17.D(3分)
18.B(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