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12月,第二届市级档案文献遗产申报活动正式
作者:未知 文章ID:33288 浏览:
【原文】
【材料一】:2014年12月,第二届市级档案文献遗产申报活动正式启动,旨在打捞散落民间的档案文献,全社会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均可申报。这是市档案局(馆)首次面向公众组织申报和审定档案文献遗产。档案文献遗产之所以珍贵,不仅体现在其高昂的市场流通价值,在考证、研究历史、梳理文明发展脉络中,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有时一个历史千古谜团很可能因为一份小小的文档现身而被破解,因此档案文献遗产称得上是无价之宝。
【材料二】:截至今年3月中旬已申报了近四十份档案。在这些档案中,“年龄”最大的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的史料,还有中国电信史上首份电话号码表《英商上海华洋德律风公司电话表》(“德律风”是上海人对“电话”的最早称谓)、张爱玲创作《太太万岁》电影剧本手稿、市民婚书等史料。
【问题】
24、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新闻标题:【 】(3分)
25、以下哪些不属于档案文献遗产:【 】、【 】(4分)
A、梁思成代表作《中国雕塑史》的80页手稿。
B、上海最早的德律风
C、民国时期出版的《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D、淞沪抗战照片
E、建于元代的真如寺
F、清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
26、如果档案馆举办一次档案文献遗产展览,其中有一份展品系《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的手稿,请为此展品写一段文字介绍(8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
24.第二届市级档案文献遗产申报活动正式启动(3分)
25.BE(各2分,共4分)
26.这一展品系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郑燮的手稿,郑燮也称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此手稿是其任职于潍县署时给自己的弟弟写的一封书信,引导家中子弟读书明理,是后人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共4分,作者朝代1,地位影响1,题目1,内容或价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