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

发布时间:2017年6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张铁  文章ID:33821  浏览:

【原文】
    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
    张铁
    ①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事件的反转,舆论的演进,让我们看到讨论社会文明建设“更进一步”的必要性。
    ②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
    ③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观,对错的边界不会模糊,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不会出错:不管有理没理,打人不仅是文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不管多么难,做好服务都是导游的本分,骂人有悖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而从埃及的卢克索神庙到故宫的大水缸,“到此一游”的方块字确实是文明的污点。有了这样的共识、守住这样的底线,文明才算是迈出了小小的第一步。
    ④不过,现实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文明判断题。暴打司机的视频足以激发很多人的义愤,但看了双方此前你争我抢的斗气,不少人也转变看法表示“无法同情女司机”;骂人的导游确实让人全无好感,但“一元团”的背景,也让人感叹游客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刻字激发“文明耻感”,但人肉搜索、电话骚扰却也走到了另一个不文明的极端。新闻本身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是看到结尾就匆忙下结论、做断语,难免会失之偏颇,进而产生道德迷失。讨论社会文明“更进一步”的意义正在于此。
    ⑤【    】
    ⑥寻求社会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的是更多些“省视的目光”。如果不幸成为当事人,我们先要反躬自省,掐断不断恶化的因果链条。比如“女司机被打事件”中,如果双方都能冷
    静下来,换位思考,或许就能打破“坏情绪传导”的恶性循环,让事情向着不同方向演变。
    ⑦而对于更多围观议论的人,或许也可以多看一面、看深一点。不管你是开车还是走路,是游客还是导游,不用急着站队,更不用忙着挥舞“道德棒”、当起“键盘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文化中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也正是从自我审视开始的。有了“同理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他人的处境、分析事件的背景、思考道德的要求,也才能在现实语境中理解一种生活化的德行、一种可感可触的文明。
    ⑧“惟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才让人越深思而越敬畏。”这是康德被广为引用的名言,其中所谓“深思”,绝不仅仅是重视,。惟有如此,才能让社会文明“更进一步”,才能让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真正走向和谐。
    (选自2015年5月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问题】
    20.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写一个过渡句,填入文中第⑤段横线处。(4分)
    答:
    21.依照文意,在第⑧段横线处填入一个语句,应填入【    】。(2分,只填序号)
    【甲】而是一种深刻的省视
    【乙】而更是一种深刻的敬畏
    【丙】而更是一种深刻的省视
    22.结合对选文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要使文明更进一步,我们应该怎样做。(4分)
    答:

【参考答案】
    20.答案示例:
    既然让社会文明“更进一步”如此必要,那我们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评分标准:共4分,承上总结为什么提出这一论点2分,引出下文怎样做的内容2分。
    21.答案:丙
    评分标准:本题2分,选丙给2分,选甲给1分,选乙不给分
    22.答案示例:
    选文启示我们,要使文明更进一步,应该要学会“省视”。在校园中有时会看到同学乱丢垃圾、吵架打架,我们总是急于指责,却很少去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也很少想过自己是否也曾这样做。同学们要多做“省视”,才能使我们的校园文明更进一步。
    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自己体验2分,谈对文明“更进一步”的看法1分,语言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清明时节话秋千
  • 下一篇:不要秘诀的秘诀
  • 【推荐文章】

  • 民间剪纸

    【原文】 民间剪纸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 剪桐封弟 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

  • 泥兴荷花壶

    【原文】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 ①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

  • 踏莎行

    【原文】 踏莎行 【清】周之琦①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

  • 乡愁四韵

    【原文】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

  • “黑暗童话”在毁孩子

    【原文】 黑暗童话在毁孩子 ①时下,原本被人在网上恶搞的黑暗童话,竟成了风行的儿童...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

  • 【最新文章】

  • (2)《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乔山人善琴
  • 楹联趣话
  • ①中国人读书的传统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读书
  • 诉衷情
  • 黔之驴
  • 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
  • ⑵《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
  • ⑶《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在什么情况
  •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用“
  • (8)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
  • 岳阳楼记
  • ⑤同样是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战争,但李
  • 《朝花夕拾》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