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不要秘诀的秘诀

发布时间:2017年6月2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邓拓  文章ID:33822  浏览:

【原文】
    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拓
    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大致相似,其实没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抱着找秘诀的心理,结果就不免上当。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明代的学者吴梦祥就这样认为: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最怕的是不能坚持,抓一阵子又放松了。只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吴梦祥对学习态度的论述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不仅如此,古人在如何读书的问题上还有许多见解。早在宋代,陈善就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不仅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还要在实际中灵活运用。虽然他的名声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的这种主张,在那个时候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的读书方法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他主张读书要不求甚解。指的是对于难懂的地方可以放它过去,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也可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的读书人没有胆量提出这个主张,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他认为所谓“圣人之言”不能完全相信,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见地即使现在看来也是非常独到的。
    【因此读书的秘诀,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

【问题】
    13.简要分析选文第一段在全篇的作用。(2分)
    14.选文画线句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条概括。(4分)
    15.结合文意,说说你对“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一句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3.指出了有的人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想在书中寻找读书的秘诀,结果上当的现象,引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述。(2分,现象1分,作用1分)
    14.①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②在实际中灵活运用的读书方法。③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读书方法。(4分,每小点1分)
    15.读书其实没有的秘诀,关键在于要放弃贪图省力,不下苦功夫的念头,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读书。(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
  • 下一篇:歪儿
  • 【推荐文章】

  • 民间剪纸

    【原文】 民间剪纸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 剪桐封弟 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

  • 泥兴荷花壶

    【原文】 泥兴荷花壶 孙方友 ①泥兴荷花壶,陈州特产。用料讲究,壶坯虽薄,但极坚固...

  • 踏莎行

    【原文】 踏莎行 【清】周之琦① 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

  • 乡愁四韵

    【原文】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

  • “黑暗童话”在毁孩子

    【原文】 黑暗童话在毁孩子 ①时下,原本被人在网上恶搞的黑暗童话,竟成了风行的儿童...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

  • 【最新文章】

  • (2)《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乔山人善琴
  • 楹联趣话
  • ①中国人读书的传统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读书
  • 诉衷情
  • 黔之驴
  • 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
  • ⑵《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
  • ⑶《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在什么情况
  •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用“
  • (8)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
  • 岳阳楼记
  • ⑤同样是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战争,但李
  • 《朝花夕拾》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