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参与“节约水资源”综合性学习活动。(12分)材料一:2015
作者:未知 文章ID:33846 浏览:
【问题】
请你参与“节约水资源”综合性学习活动。(12分)
材料一:2015年1月14日,2015年南水北调工作会议在河南南阳召开。据介绍,南水北调中线自去年12月12日通水一个多月以来,全线水位平稳,工程运行正常,截至14日,已累计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输水9400万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从2013年11月正式通水以来,累计抽江水47.93亿立方米,调水到山东2.57亿立方米,圆满完成了调水任务。南水北调实施以后,再严控地下水,北方地区每年能减少超采地下水50亿立方米左右。
材料二:自来水的来源,有的取自几百米深的地下,有的引自几十千米、几百千米外的江河或水库,还要经过水厂的净化、沉淀、杀菌等许多道工序,这里包含着许多工人的辛勤劳动。所以,自来水并非真正的“自来”,而是来之不易啊!
活动一:采新闻,拟题目。材料一是则新闻,请你帮助拟一个题目,字数在20字以内。(2分)
活动二:谈节水,写标语。请你根据材料一介绍的“南水北调”情况,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写一句广告语,宣传一下南水北调这项伟大的工程。(3分)
活动三:写节水,补句子。粗心的小明同学抄了一首节水儿歌,供本组同学表演传唱,可是少了最后一句,请你根据全诗的内容,补写出来,并适当考虑押韵。(3分)
别让水龙头流眼泪
一滴水,一个点//一只蚂蚁喝一年//
十滴水,一条线//两只蚂蚁能划船//
小朋友,不浪费//【 】//
活动四:劝节水,我能行。李虎同学经常在刷牙洗脸后,水龙头关闭不紧,他总认为“自来水”自然流淌,用之不完。请你根据材料二,劝说他要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4分)
【参考答案】
活动一:2015年南水北调工作会议在河南南阳召开。(共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题目所给的材料是一则短新闻,拟写新闻标题要抓住新闻中的关键句、特征句,这些句子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或者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解答本题时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可以判断出第一句就是这则新闻的导语,即本段的中心句。前半句是新闻发生的时间,后半句是新闻的主要内容。文段后面的文字是对新闻内容的具体解说。因此,这则新闻的标题可以直接选取第一句的后半句话。
活动二:示例一: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亿万群众诚心相连。
示例二:南水北调中国梦,万里生态山河秀。
示例三:千里涌动中华情,一江清水送北方。(共3分。语言简洁生动,意思相关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拟写广告语。解答时要紧扣活动主题“宣传南水北调”,目的是赞扬和歌颂南水北调这项伟大的工程,因此内容上要涉及到南水北调工程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确,可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富有文采。
活动三:示例一:别让(水)龙头泪涟涟;示例二:小龙头流泪真可怜;示例三:(水)龙头流泪哭坏眼。(共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补写儿歌。补写句子首先要紧扣主题“节约用水”,其次要与上文字数保持一致,第三语言要有创意,可运用修辞手法,尽可能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识记,也符合题干中传唱的要求。
活动四:李虎,你好。自来水并非“自来”,它要经过水厂的净化、沉淀、杀菌等许多道工序,这里包含着许多工人的辛勤劳动,况且我们国家现在缺水很严重,所以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这还能体现一个人的美好品德!(共4分。话语得体,2分;内容有针对性,2分)
【解析】此题考查口语交际中的劝说。解答时要明确劝说的对象是同学李虎,劝说的目的是让他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节约用水。劝说时要以理服人,可以讲述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以及现在缺水很严重的现实。还要注意有称呼,有礼貌,有理有据,自然劝说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