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发布时间:2017年7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
作者:宗白华  文章ID:34088  浏览:

【原文】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问题】
    15、第⑤段加点词“鲜”读(填字母)【    】(A、xiān,B、xiǎn),意思是【    】。(2分)
    16、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7、从第③段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可能有的“常态”是【    】(5分)
    18、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的作用是:运用【    】的论证方法,既证明了【    】,也证明了“中国学者”缺失【    】(5分)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3分)
    A、学者应有的态度与精神。
    B、学者的态度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C、学者的精神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D、学者应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参考答案】
    15.B(如果直接写出正确拼音,也给2分);少
    16.B
    17.(作)狡辩,(作)遁词,(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
    18.对比论证(1分)
    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精神/欧洲中古学者宁愿牺牲性命也不愿牺牲真理(不写“欧洲中古学者”扣1分)
    真正的学者精神/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牺牲真理
    19.D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
  • 下一篇:无声的尊重
  • 【推荐文章】

  • 倾听原野

    【原文】 倾听原野 李登建 ⑴原野疲惫地躺下来,像劳作后的汉子似的摊平四肢,对着天...

  • 满江红

    【原文】 满江红 南宋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

  • 相见欢

    【原文】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 方便面是不是垃圾食品

    【原文】 方便面是不是垃圾食品 ①天津科技大学在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发布报告称,方便...

  • 学会把自己“归零”

    【原文】 学会把自己归零 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顺境时,把自己适时...

  • 每一朵生命都鲜美如初

    【原文】 每一朵生命都鲜美如初 刘军 一 时不时能看见他在那里翻拣垃圾。 不同于其他...

  • 【最新文章】

  • ①平静是平和安静的心态,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心
  • (4)《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了作者求学艰苦的
  • 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
  • 孙权重用吕范
  • 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和蓓姬在①【 】里的
  • 18.继“蚁族”“啃老族”等之后社会上又出现
  • 月亮船
  •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
  • ①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
  • ②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
  • 2.(2分)仿照下文,以自己的学习生活为内容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
  • 倾听原野
  • 【甲】牧师描述了死者的美德和他们讨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