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

发布时间:2017年8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4113  浏览:

【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①,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②山裂;沂水③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④,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⑤可笑。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①倾仄:倾斜。仄,通“侧”。
    ②栖霞:县名。今属山东省。
    ③沂水:县名。今属山东省。
    ④溲(sōu叟)溺(niào尿):小便。
    ⑤一何:多么。

【问题】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余适【客】稷下
    (2)【始】稍定
    (3)忘其未【衣】
    (4)南北【易】向
    17.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内容,并取个题目(不得超过五个字)。(2分)

【参考答案】
    16,(1)客居
    (2)才
    (3)穿衣服(衣服,这里用作动词)
    (4)改变,更改
    17,过了很久,忽然醒悟自己全身没穿一点衣服,于是狂奔离去。
    18,示例:地震情况和人们表现。(1分)地震(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
  • 下一篇:低头看云
  • 【推荐文章】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原文】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

  • 陕北柳

    【原文】 陕北柳 朱景敏 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柳树树身短粗,顶端一根...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

  • 昼居池上亭独吟

    【原文】 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

  • 一鹭图

    【原文】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

  • 人不炼,不成器

    【原文】 人不炼,不成器 杨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

  • 【最新文章】

  • (1)《简·爱》中简·爱发现罗切斯特结过婚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
  •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
  • 望月有感
  • 毒不死的狗
  •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 满洲里市初中学校文学社团将于近期举办“向文
  •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 (3)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
  • 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
  • 凿壁借光
  • 棉花糖
  •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
  •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
  • 细品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