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发布时间:2017年8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5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4216  浏览:

【原文】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    】、【    】,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⑧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选自2013.5.27《人民日报》)

【问题】
    13.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游客在国外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
    B.最好的“到此一游”,是在心上刻下旅途中所有的美好。
    C.“到此一游”的行为让我们感到惭愧,但我们更应该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D.激发了文明耻感的“到此一游”事件,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质的契机。
    14.“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对“特殊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读本”这本书有13亿页,一个外国人不可能读全,只能读几页。因此认识几个中国人,他就认为这就是中国人了。
    B.当出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影响会更大。
    C.当出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大。
    D.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国际公众对中国的印象。
    15.阅读第③段,在横线处再补写两个事例,使之与上下文衔接得当。(4分)
    16.请指出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7.小明一家计划国庆节到南沙湿地公园游玩,请你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分别给他和他的父母提几条具体可行的建议。(5分)

【参考答案】
    13.A。应是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
    14.D。应具体指出境旅游的中国人,而非每个中国人。
    15.必须是中国游客的不良行为表现,语意通顺,符合要求每句各2分,共4分。
    16.举例论证(事实论证)(1分),论述了不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或者“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2分)
    17.①语言要得体,尽量少出现“不准”“禁止”等字眼,使人易于接受。②要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来提出。③要针对南沙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要求,意合即可,一条建议1分,两条建议3分,三条建议4分,四条建议给满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行路难
  • 下一篇:银行里的小男孩
  • 【推荐文章】

  • 小雨

    【原文】 小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

  •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原文】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

  • 后庭宴

    【原文】 后庭宴 无名氏 千里故乡,十里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眼重眉褪不胜春,菱花...

  • 北斋雨后

    【原文】 北斋雨后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①。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早行遇雨

    【原文】 早行遇雨 袁说友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①陪孤棹晓溪行。 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

  • 【最新文章】

  • 浣溪沙 山行
  • 多读点“无用之书”
  •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
  • 7.在今年的体育加试备考期间,小诺因厌烦艰苦
  • (8)佳林对力杰说:“中午我请你吃大餐。”
  • (9)古代杰出人物留下了不少能激励思想和鼓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小雨
  • 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
  • 19.金华人文底蕴深厚,名家辈出,诸如黄宾虹
  •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 水仙子·咏江南
  •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 (2)鲁迅的《朝花夕拾》带我们一起走进他多
  • 5.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如果雾霾再次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