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
作者:未知 文章ID:35202 浏览:
【原文】
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①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③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②’。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甚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③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相州人情险诐,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
[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②饧:饴糖。③发摘:揭发。
【问题】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当【兴】吾宗
(2)其俗颇【质】
(3)臣自【分】废黜
(4)聪【令】有闻者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儿有【风骨】
B.称其不能【理化】
C.无复【衣冠】之望
D.招致【山东】大儒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9.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 】的心理状态。(2分)
20.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6.(4分)(1)振兴;(2)质朴;(3)料想;(4)美好。
17.(2分)A
18.(5分)答案示例:滏阳有个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礼数缺失,被堂弟控告。彦光没有判他罪,把他带到州学,责令他在孔子庙观看效法。
评分说明:“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为6点,1点有错误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2分)(1)胸有成竹;(2)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