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中国艺苑的奇葩——木偶戏

发布时间:2018年3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5832  浏览:

【原文】
    中国艺苑的奇葩——木偶戏
    (1)中国木偶戏艺术,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2)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今仍无定论。据考,三国时已有木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开始用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郭秃子的故事
    (3)北齐时,出现了“傀儡子”表演“秃子”故事的木偶艺术。南北朝的木偶戏又叫“郭秃”。相传有个秃顶姓郭的人,行事滑稽。后来傀儡戏就把他的形象搬上舞台,引导戏中歌舞,插科打诨,故有此名。
    (4)宋代是我国木偶戏空前兴盛的时期。惟妙惟肖的木偶戏,激发了宋代文人的诗兴。宋代文人咏木偶戏,虽多是借观木偶戏抒发感概之作,但从文中可窥视出“郭秃”仍是宋代木偶戏中的重要人物。杨大年《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秃,笑他舞袖太郎当。”刘克庄《无题二首》云:“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5)在元、明之际形成的陕西合阳线戏(提线木偶戏),至今仍保留着一个特殊的角色,名“来报子”(癞疱子)。在偏僻的山村有用了数辈的“来报子”的形象,其造型是“发正秃”,脸谱近似戏曲中的丑角。老艺人说,“来报子”可以演多种人物,特点是幽默风趣的滑稽表演。据说“来报子”原姓郭,虽不能断定“来报子”就是“郭秃”,但“来报子”的造型及表演特色,仍保留了北齐“郭秃”的痕迹。由此可以看出,北齐的“郭秃”对后世木偶戏的深远影响。
    (6)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精彩的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等。
    (7)提线木偶是古老的汉族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乃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古老珍惜的汉族戏剧剧种,数百年来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至今保留700余出传统剧目。一般而言,提线木偶造型多在0.7米左右。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多的可达三十多条,少的也有十余条,如进行特技表演还要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木偶人表演各种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操作技巧,这是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
    (8)杖头木偶是一种汉族传统戏剧。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用木杖来操纵木偶完成动作的戏剧。杖头木偶一般身高1米左右,装有三条操作线,两条牵动双手,一条支配头部与身躯。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杖头木偶的偶型有大、中、小三种,分布地域不同,各有特色。
    (9)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戏”,约起源于清代中叶。又名“指头木偶”“手托傀儡”“掌上木偶”。在福建南部称为“掌上班”。它是将木偶套在艺人的手上进行表演的一种戏剧。它体积小,操纵灵活。布袋木偶一般长0.2米左右,演武戏的速度,比真人的动作快得多,动作敏捷,准确丰富。它因常演出汉族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并且动作活泼,所以深受儿童喜爱。布袋木偶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过去常在街头演出的扁担戏、北京的“苟利子”、福建的“布袋戏”、江西南昌的“被窝戏”等,均属此类。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探索与发现》2015年第6期,有删改)

【问题】
    20、请从下面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分)
    (1)本文说明对象是木偶戏。通读全文,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概括介绍“木偶戏”这一戏剧形式。
    (2)结合选文,解释“傀儡”一词的本义和比喻义。
    21、选文第(3)—(5)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报子”在造型和表演特色上仍保留了北齐“郭秃”的痕迹?(3分)
    22、第(9)段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23、选文中“郭秃子的故事”这个小标题有什么好处?(4分)
    2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
    (1)选文第(6)—(9)段前原有一个小标题,请你补全这个小标题。(不超过6个字)
    (2)我国还有一种和木偶戏相类似的传统戏曲表演形式,是由人操纵兽皮或纸板做成的玩偶进行表演的。请你写出它的名字。

【参考答案】
    20.(1)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三国时已有木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开始用木偶人表演故事。北齐时出现“傀儡子”,宋代我国木偶戏空前兴盛。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可分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等。
    (2)“傀儡”原意是木偶,后比喻不能自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
    21.时间顺序。其造型是“发正秃”,特点是幽默风趣的滑稽表演。
    22.列数字和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布袋木偶体积小,操纵灵活的特点。
    2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对木偶艺术从北齐到元、明之际的发展过程的说明,巧妙地概括了木偶戏在发展过程中造型和表演特色上所保留的突出特点,使说明层次更加清晰。
    24.(1)木偶戏的分类
    (2)皮影戏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镰中岁月
  • 下一篇:善行无迹
  • 【推荐文章】

  • 端居①

    【原文】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

  • 梅香

    【原文】 梅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

  • 海是藏不住的

    【原文】 海是藏不住的 蔡崇达 我六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海。虽然,我是海边的孩子...

  • 乌鸦喝水,别只当寓言听

    【原文】 乌鸦喝水,别只当寓言听 高路 乌鸦喝水 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么多年,...

  • 恨别

    【原文】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

  • 渔家傲·秋思

    【原文】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 【最新文章】

  • 核舟记
  • 栀子花,旧庭院
  • 齐有甄(zhēn)彬①者,有器业②。尝以一束
  • 端居①
  • (10)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为断学习
  • ①格列佛游记》中,飞岛上的人对数学和【 】
  • ②《朝花夕拾》中,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
  • 商於子论治国
  •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
  • (2)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
  • (3)有人认为《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没有人
  • 5.请根据对话内容,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则启事
  • 梅香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