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观沧海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曹操  文章ID:36531  浏览:

【原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题和参考答案】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答案】B
    【解析】B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
    【答案】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
    【解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这首四言古体诗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观沧海》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
  • 下一篇:鱼我所欲也
  • 【推荐文章】

  •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原文】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李白 张翰②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 羊蹄甲

    【原文】 羊蹄甲 席慕蓉 羊蹄甲是一种很难画好的花。花开时,整棵树远看像是笼罩着一...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

  • 老屋后面的溪流

    【原文】 老屋后面的溪流 李汉荣 ①小时候,我家的老屋后面,有一条绕村而过的溪流。 ...

  • 沁园春·雪

    【原文】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 【最新文章】

  • (甲)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邹记讽齐
  • 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宇符
  •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 子奇治县
  • (8)多少人物因品德高尚而名垂千古,多少居
  • 山居秋暝
  • 11.下面是小李同学前两天写给老师的一份请假
  • 金山寺(并序)
  •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
  • 【材料一】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
  •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
  • 送张舍人①之江东
  • 三子能言
  • 今年5月9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