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位
作者:蓝月 文章ID:36570 浏览:
【原文】
空位
蓝月
因为太想儿子了,他决定上城里去。
他挑了最好的土豆装进蛇皮袋,儿子小时候最爱吃红烧土豆了。那小子,吃饭就像一头小牛。
去之前他给儿子打了个电话,爸来看你好不好。儿子顿了一下说这阵子很忙。他说没事,你忙你的,我自己过来就好。儿子说那好吧,你下了火车上58路公交车或者打出租车到幸福小区下,问一下门卫C幢B单元803室。对了,城里有红绿灯,看见红灯就在路边等,看见绿灯才能过马路。他说中,记住了。
没想到城里的公交车这样漂亮。他肩上斜挎着一个人造革黑包,右手提了蛇皮袋惴惴不安地踏上公交车,说,同志买票。司机乜了他一眼说,自己投币,一块钱。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多少?一块钱!哎。他开始翻口袋,摸出一个硬币,问,投这箱子里?对。当,硬币掉下去了。他笑了。张望了一下,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他把蛇皮袋塞进椅子下面,然后将后背惬意地靠在椅背上。
透过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见高高的看不见顶的楼房。他感觉有点眼晕,这城里真好啊!想起自己的儿子也是城里人了,他从心里冒出自豪。
小时候,儿子望着大山问,爸,大山外面是啥?他说是大城市。儿子又问,爸,城市里有啥?他说有高楼,有看不见泥的大马路。儿子说长大了我要去城里。他摸着儿子光光的后脑勺说,有志气!
那一年,儿子拿着大学通知书兴奋地叫:爸,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他说好小子,爸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他起早摸黑拼命干活,为了儿子,累着幸福着。四年后,儿子打来电话说,爸,我找到工作了,以后你别太劳累,我会寄钱回来的。他笑着说,你爸有手有脚不用你寄钱,你好好攒着,将来娶媳妇。去年,儿子再次打来电话说有对象了,但是女孩不愿上大山里来。他说那是,谁愿意上大山啊,你们好好地就好。说这话他的心里却有隐隐的失落。再一想,你个老家伙,儿子过得好你还有啥不满意的?于是又笑了。
车子在一个站点停下来,这一站上来很多人。
汽车喇叭里响起一个亲切的女声:乘客朋友们,现在是上车高峰,请主动往里边走。请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座,谢谢!
他把身子往里边的位子移了下,空出外面的位子方便别人就座。奇怪的是人们似乎都看不到那个空位的存在,宁愿费劲地站着。
他纳闷地往人群望,有一个小女孩刚好转过头瞟了他一眼。这个小女孩七八岁模样,紧紧靠着她的妈妈,小小的身体因为把持不住平衡,时不时东倒西歪。妈妈努力地拉住她。
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怜惜,赶紧站起来,冲小女孩招手,快和你妈妈来这边坐。
小女孩看看他皱起了眉头。他估计小女孩听不懂他说话,就对小女孩的妈妈叫,喂,快带你的孩子来这边坐。小女孩再次看了看他,目光带着犹豫。女孩妈妈低下头轻声说,宝宝坚持会儿,瞧那人多脏啊!
他的脸腾地红了,自己真的有那么脏?他低下头开始检视自己,脚上一双破旧的解放鞋满是尘土;衣服,袖口上污漆漆亮光光的,隐隐散发出一股酸臭味。衣服确实好久没洗了,他一个人,除了晚上上炕睡觉,整天在地里出力流汗,洗了也白搭。在乡下没有人会介意,但是现在很显然自己的邋遢形象和干净的城市太不协调了,说难听点他简直就像米饭上突然飞来的一只苍蝇。
他不由自主地蜷缩身体,他想自己要真是一只苍蝇倒好了,在哪个角落里一趴,谁也看不见。可他不是,他那样突兀的占着公交车的位子。
五分钟后,他站了起来,从包里翻出一条毛巾,干净的毛巾。这是儿子买给他的,一次都没有舍得用过。他把毛巾展开仔细地将椅子擦了一遍,然后拉出椅子下的蛇皮袋往车后走去,他走过,人群自动散开,有的还捂住了鼻子。
他始终低着头,他感觉后背麻麻的,他知道击中他的是目光——城里人的目光。
终于,车停了,他抬起脚……
谢谢你,爷爷。
是和他说话吗?他愣住了。转过身看见那个小女孩一双晶莹的眸子。小女孩说,你是个好心的爷爷。
那一刻他想哭,他想拥抱小女孩,他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当然他什么也没做,他笑着冲小女孩挥挥手下车了。
他没有去儿子那儿,而是去火车站买了返程票。坐在返程的列车上,他蔫头蔫脑地看着脚下同样蔫头蔫脑的蛇皮袋,他想,要是真去了儿子那,会不会也给儿子带去难堪?也许他这次贸然进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想着想着他的眼里噙满了泪。
(节选自《小说选刊》2016.03,有删改)
【问题和参考答案】
15.小说中插叙了儿子小时候、接到大学通知书时以及参加工作之后与父亲对话的两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案:不能删,这两段文字交代了父子二人对城市生活最初的憧憬,解释了自己辛苦供儿子上大学的缘由,有利于故事情节进一步展开,使情节跌宕起伏,为后文父亲的尴尬遭遇做了铺垫。
【解析】插叙的内容,一是表达父子对城里生活的渴望,二是写出了自己供孩子上学的艰苦,三是写出了父亲隐隐的担忧,为后面父亲的一系列遭遇做了铺垫,交代他买返程票的原因。所以不能删去。
16、本文语言生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①说说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他始终低着头,感觉后背麻麻的。他知道击中他的是目光——城里人的目光。
答案:“击中”一词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在遭到周围城里人厌弃时的心理感受,表现了“他”的尴尬和无奈。
②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那一刻他想哭,他想拥抱小女孩,他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答案:本句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感受:为自己的难堪遭遇、城里人的目光而感到不解和委屈;为小女孩的单纯善良而感动;为自己执意进城而悔恨。
[解析]①运用的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他在听到小女孩的妈妈说“瞧,那人多脏啊”这句话和“人群自动散开,有的还捂住了鼻子”时的尴尬、无助心理。
②“哭”的原因是有小女孩对他的感谢,有队城里人厌弃他的行为的不理解,有自己进城后的后悔。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二三点原因即可。
17、结合全文,概括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
答案:“父亲”是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民,有着对城里生活的无比渴望,希望得到城里人的尊重;面对城里人的冷漠、偏见又显得自卑和无奈;关心、牵挂儿子,对儿子有着无比真挚的爱。
[解析]首先父亲进城源于对儿子真诚的疼爱;车上的遭遇,表现出他的自卑、无奈和渴望得到城里人的尊重;与儿子小时候的对话,表现出他对城里生活的向往;“整天在地里出力流汗”写出了他的淳朴、勤劳和善良。
18、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答案:本文通过对“父亲”坐公交时面临“空位”的难堪遭遇表现出了父亲的自卑、无奈的心理,以及作者所展现出的对当下人与人关系的思考。
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情感距离也似乎变得越来越远。童年的纯洁梦幻、朴实真挚的情感交流的缺失,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冷漠。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我们博大的胸怀去包容每一个人,让世间充满爱。
[解析]本文主旨是通过写父亲进城在公交车上的遭遇,突出了父亲自卑、尴尬、和无奈的心理,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远远不如孩子的心灵纯洁,我们的看法是,针对公交车上城里人的表现,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呼吁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用爱心接纳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