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二月兰

发布时间:2018年8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季羡林  文章ID:36855  浏览:

【原文】
    二月兰
    季羡林
    (1)二月兰,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燕园,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2)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或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3)这种野花开花有大年小年之别。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仿佛发了狂,要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4)东坡的词说:“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舍,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5)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感情,有感情就有悲欢。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如果花真“语”起来,岂不吓坏了人!这些道理我十分明白。然而我仍然把自己的悲欢挂到了二月兰上。
    (6)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她常常到成片的二月兰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每次回家要离开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的小径,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它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7)然而,曾几何时,老祖和婉如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带走了,虎子和咪咪我也忆念难忘。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
    (8)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打成了“反革命”,被劳动改造,被“批斗”,有时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
    (9)我当时日子实在非常难过,一腔义愤,满腹委屈,毫无人生之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10)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德华她们,在每人每月只有十几元钱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希望能给我增加点营养;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婉如和延宗也尽可能地多回家来。【我的小猫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它们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视我为异类,它们视我为好友,从来没有同我划清界限。】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窗外尽管千里冰封,室内却是暖气融融。我觉得,在世态炎凉中,还有不炎凉者在。这一点暖气支撑着我,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
    (1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12)到了今天,天运转动,否极泰来,不知怎么一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里,虽然德华、延宗还在,可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我的虎子和咪咪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13)【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14)我年届耄耋,按说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我还是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文章有删减)

【问题】
    9.文章第(11)段和第(13)段划线句中分别有一组“悲”和“欢”,请结合文意分别简析作者为何而“悲”,又为何而“欢”。(4分)
    10.赏析下列语句。(4分)
    ①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
    ②我的小猫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它们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人视我为异类,它们视我为好友,从来没有同我划清界限。
    11.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二月兰开放的情景,这样写作的目的是什么?(4分)
    12.阅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说说季羡林先生从二月兰那里得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参考答案】
    9.(1)“悲”指“我”成为“不可接触者”的遭遇;“欢”指老祖、德华、婉如和延宗这些家人甚至小猫们给“我”的安慰,让“我”感到家庭的温暖。
    (2)“欢”指“我”成为“极可接触者”;“悲”指老祖、婉如已经逝去,虎子和咪咪也不知到了哪里,这让“我”感觉异常的寂寞与凄凉。
    10.①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二月兰“怡然自得”,“笑对春风”,意在表达作者在遭受磨难时的不屈与乐观。②运用对比手法,写出文革时期的世态炎凉,更突出了作者在遭受磨难时家带给他的温暖和安慰。
    11.从内容上看,这是借兰言事,借景抒情,写出了世事沧桑人世变幻的沉痛,(1分)抒发了作者欲语还休的悲凉的人生感慨。(1分)
    从结构上看,作为全文的线索,全文内容都是围绕着二月兰展开的。(1分)它作为想象和联想的触动点。(或“串联起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忆,它凝聚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的思考。”(1分)
    12.感悟:凡事顺其自然,逆境泰然处之,以豁达明净的胸襟和平静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沉浮。(2分)要笑对世间的冷暖,遭遇艰难困苦时要乐观顽强。(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为了宣传科技发展的成效,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
  • 下一篇: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
  • 【推荐文章】

  •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原文】 南京:一座越来越宜居的古都 【名城遗韵】 南京,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

  • 落日怅望

    【原文】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

  • 动物睡觉的秘密

    【原文】 动物睡觉的秘密 堂文 ①有人说,拿破仑每天只需要睡4个小时的觉,万不得已时...

  • 一条棉被

    【原文】 一条棉被 马新亭 ①天还没亮,娘就说,你爹今天回来。吃着早饭,娘还念叨了...

  • 题李凝幽居

    【原文】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

  • 生机

    【原文】 生机 丰子恺 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 【最新文章】

  • (5)陶渊明《饮酒》中表达自己悠然心境的诗
  • ①《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独学而无友
  • 春分这天,乡村里的人们用游戏的方式证明着这
  • 钱塘湖春行
  • 赵一曼女士
  •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
  • “摔鱼”后感
  •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 8、广西某县是我国有名的果菜生产基地。近几
  • 谁都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杏如人生(节选)——2010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