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每个人都理应在唯一

发布时间:2018年9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7315  浏览:

【原文】
    ①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每个人都理应在唯一的一次人生中实现这个自我的价值。谈论人生的意义,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出发点。因此,珍惜这个独特的自我,把它实现出来,是每个人的人生使命。
    ②世上有非凡之人,也有平庸之辈。这个区别的形成即使有天赋的因素,仍不可推卸后天的责任。一个人不论天赋高低,只要能够意识到自我的独特性并勇于承担起对它的责任,就都可以活得不平庸。然而,这个责任是极其沉重的,自我的独特性上系着一副劳苦和重任的锁链,戴上这副锁链,生命就丧失了一个人在年轻时对它梦想的几乎一切,包括快乐、安全、轻松、名声等等,孤独的命运便是周围人们给他的赠礼。所以,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宁可随大流、混日子,最后成为平庸之辈。
    ③非凡之人为什么甘愿戴这副锁链呢?仅仅因为天赋高就愿意了吗?当然不是。尼采说:“伟人像所有小人物一样清楚,如果他循规蹈矩,得过且过,并且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他就能够生活得多么轻松,供他舒展身子的床铺会有多么柔软。”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偏要折磨自己呢?尼采的回答是,只因为他决不能容忍“人们企图在涉及他本人的事情上欺骗他”,他一定要活得明白,追问“我为何而活着”这样的根本问题,虽则这便意味着活得痛苦。
    ④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首先要有一种觉悟,就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个责任只能由你自己来负,任何别人都代替不了。这个责任是你在世上最根本的责任,任何别的责任都要用它来衡量。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因此,我们也要充当这个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那些妨碍我们成为自己的东西,比如习俗和舆论,我们之所以看重它们,是因为看不开。第一个看不开,是患得患失,受制于尘世的利益。第二个看不开,是眼光狭隘,受制于身处的环境。你跳出来看,就会知道,地理的分界,民族的交战,宗教的倡导,这一切都别有原因,都不是你自己,你降生于这个地方、这个民族、这个宗教传统纯属偶然,为何要让这些对你来说偶然的东西——它们其实就是习俗和舆论——来决定你的人生呢?摆脱了这些限制,你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莫大自由,明白一个道理: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
    ⑤动物只知盲目地执著于生命,人不应该这样。如果说整个自然以人为归宿,那么它是想让我们明白:为了使它从动物生活的诅咒中解脱出来,人是必需的;存在在人身上树起了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生命不再是无意义的,而是显现在自身的形而上的意义中了。通过自己的存在来对抗自然的盲目和无意义,来赋予本无意义的自然以一种形而上的意义,这是人的使命,也不妨视为天地生人的目的之所在。否则,人仍是动物,区别仅在于更加有意识地追求动物在盲目的冲动中追求的东西罢了。
    ⑥我们如何能够超越动物式的盲目生存,达到那个意识到和体现出生命的形而上意义的更高的自我呢?单靠自己的力量做不到,我们必须被举起——谁是那举起我们的力量呢?是那些真诚的人,那些不复是动物的人,即哲学家、艺术家和圣人。青年人之所以需要人生导师,原因在此。
    (根据周国平作品删改)

【问题】
    19.本文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2分)
    答:
    20.文中画线的“独特的自我”和“更高的自我”具体所指的是什么?(4分)
    答:
    21.分析第4段的说理过程。(4分)
    答:

【参考答案】
    19.珍惜独特的自我并把它实现出来,是每个人的人生使命。(评分:2分)
    20.“独特的自我”指的是,独属于每个人的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人生;“更高的自我”指的是,超越了动物式的盲目生存,达到了意识到并体现出生命的形而上意义的人生价值。(评分:2分)
    21.开头以设问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接着表明自己的态度:要成为自己关键在于先要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觉悟。然后分析怎样去负起这种责任,就是要看开那些妨碍成为我们自己的习俗和舆论。在放下了这些包袱以后,再次强调自己坚持走下去的必要。(评分:每点1分,整体作答的逻辑和表达好追加1分,共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资料一】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国家或
  • 下一篇:3.古人对数字的表达和现在有所不同,比如“二八年华”指女子16
  • 【推荐文章】

  • 书愤

    【原文】 书愤①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

  • 题崔公池亭旧游

    【原文】 题崔公池亭旧游 温庭筠 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 谁能不逐当年乐...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原文】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

  • 浣溪沙(其二、其三)

    【原文】 浣溪沙 苏轼① 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②。 ...

  • 初入淮河(其四)

    【原文】 初入淮河(其四)① [宋]杨万里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②诉不堪。 却是归...

  • 郊行

    【原文】 郊行 【宋】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思杖藜。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 星空
  • 书愤
  • 中国制度有中华文明滋养
  • 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科幻片的受众集中在中青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意义非同一般,关键的
  • 材料一:近日,多地在布局5G建设上亮出时间表
  • 二上帕米尔
  • 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
  • 题崔公池亭旧游
  • 何基,字子恭,婺州金华人。父伯熭为临川县丞
  •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
  • 凝固的《史记》
  •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
  • 泷冈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