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风雨荷塘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7551  浏览:

【原文】
    风雨荷塘
    ①凡到过济南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座垂柳含烟的北方古城,处处留有荷花的印记。唐宋时,大明湖就曾被称之为“莲子湖”,其因就是当年城北十里荷塘的自然风貌。每当看到荷花,尤其是在异乡,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代诗人刘风诰赞誉济南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由此,我的眼前也就会慢慢浮现出那一方弥漫着荷香的池塘。
    ②那是一个夏季的黎明,雨丝很密,很细,很匀,很柔,轻轻地吻着我的脸,我的手,脆生生的,甜润润的,凉爽爽的。
    ③我踏着寂静弯曲的石径,不知不觉来到雨幕笼罩的荷塘。远远望去,绿柳丛中躲藏着一栋新房,白墙、红瓦、尖顶,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风景。白屋,绿浪,粉荷,黄篱,组合得格外协调,自然而柔和。近处,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撑起或深蓝或草绿或嫩黄的伞盖,细雨落上去,如蚕食桑叶,若石击深潭。每一柄荷叶都像一把神奇的乐器,弹奏悠远清脆而让人深醉的音响。滴翠的荷叶,落上雨丝后若打了蜡一般,油光闪亮的,迎光处澈明,背光处微暗,错错落落地遮住了整个池塘。一滴滴雨丝刚栖落荷叶尖,瞬间又收缩为小水珠,潺潺滑下叶中央,密密匝匝的,一会儿凝成晶莹的大水珠,滚动着,磨蹭着,嬉闹着。调皮的风把叶子弄翻,水珠或跳上另一片叶子,或一个跟头跌进荷塘里。
    ④荷花更是光亮亮、鲜嫩嫩的,高高矮矮,肥肥瘦瘦,浓浓淡淡,或停或动,或尖或圆,或半开或怒放。有的牙雕般晶莹,有的白玉般剔透,有的玛瑙般绯红。【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恰似一幅幅巧夺天工的水粉画,一首首意境朦胧的抒情诗。一阵阵微风吹过,田田的荷叶推推搡搡,把清香一缕缕送到对岸。绿茸茸的空气飘飘逸逸,空空灵灵。
    ⑤雨与风,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在细密的波纹上流溢,流溢……
    ⑥我的脚步惊飞了一只被雨淋湿了翅膀的小鸟,几滴水珠溅在了我的衣衫上。树丛中,荷叶间,几只不知名的鸟虫在轻轻地叫着,不知在觅友交谈,还是在寻找食物?一切生命在这神秘的荷塘,在这绵绵的雨雾里,萌发出一种难以言尽的渴求或是期冀。
    ⑦我心净如镜,任雨丝洗濯我的衣衫和我的视野,任荷风吹拂我的记忆和我的思绪。不知不觉,我敬仰起荷来了。雨中的荷你遮我、我护你,你搀我、我抚你,吐叶展蕾,展露令人销魂的形体;虽然屡遭风雨,仍相亲相爱,交臂挽手,盘根结节,紧紧抓住脚下这深深的淤泥,编织盛大的生命景象。是啊,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我们不也是手挽心连?
    ⑧【望着,望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⑨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神奇而浪漫的荷塘之上溅起一片云,一片烟,一片雾,一片梦。
    ⑩黎明的荷塘气象万千,朦朦胧胧,虚虚实实,奇奇幻幻。
    ⑾在我的眼里,这就是济南——因了荷塘,雅得别致;也因了荷塘,不惧风雨……
    (作者厉彦林,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有删改。)

【问题】
    19.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文章由远及近,多感官描绘了风雨中的荷塘:远望绿柳新房,自然柔和;近听雨落荷叶,【    】;轻嗅缕缕荷香,【    】。雨与风,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表达了的感情。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第③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远远望去,绿柳丛中躲藏着一栋新房,白墙、红瓦、尖顶,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风景。
    (2)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第④段画线句。(3分)
    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
    2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
    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22.将文章第⑦段与下面《荷叶·母亲》中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结合内容,指出它们的共同点或不同点(提示:可从写法或立意角度作答)。(4分)
    【链接】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拦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参考答案】
    19.悠远清脆、飘逸空灵;表达了作者对荷的喜爱、赞美、敬仰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前两空每项1分,最后一个填空2分)
    20.(1)示例:躲藏是“躲避”“隐藏”(或“掩映”)的意思,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房被绿柳掩映、在绿柳丛中若隐若现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这种童话般美景的喜爱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解词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中的荷花比喻为成群的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在雨中神态各异、美丽娇羞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雨中荷花的无比喜爱之情。
    示例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荷花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在雨中神态各异、美丽娇羞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雨中荷花的无比喜爱之情。
    示例3: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荷花在雨中神态各异、美丽娇羞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雨中荷花的无比喜爱之情。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修辞手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分。
    21.通过观赏风雨中的荷塘,“我”看到了荷的美丽形貌,感受到了荷的精神品质,(1分)“我”也愿意重新塑造自己,希望像荷花那样,在坎坷磨难中与人互相扶持,(1分)表达了作者对荷的赞美和敬仰,(1分)由物及人,物我相融,升华了感情,深化了文章的中心。(1分)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1:写作手法相同。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本文借荷指那些在历经生活的磨难时,仍能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人;《荷叶母亲》中,借荷叶指母亲,红莲指孩子。生动形象,寓意深刻,都表达了作者对荷的喜爱,对人的赞美。
    示例2:立意不同。本文描写了风雨中的荷塘,表现了雨中的荷相互遮护,共同编织盛大的生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风雨中的荷的赞美,也启示我们在历经命运的磨难时,要相互扶持、团结互助《荷叶母亲》中,作者描写了当繁密的雨点打落下来时,大荷叶倾侧下来保护红莲的画面,坐在母亲身边的作者深受感动,联想到母亲就是荷叶,保护孩子,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讴歌荷赞美。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判定相同或不同点2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对有创意的答案言之成理酌情得分。(如:可从借景抒情、卒章显志、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答题)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为何儿行千里母担忧
  • 下一篇:5.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倘
  • 【推荐文章】

  • 19.任务型写作(8分)清明节放假,父母要去乡

    【问题】 19.任务型写作(8分) 清明节放假,父母要去乡下扫墓,但小梦有课外辅导班...

  • 爱与宁静曾经来过

    【原文】 爱与宁静曾经来过 张丽钧 ①雨季来临前,我们照例去楼顶检查一下避雷针。 ②...

  • 我常常牵挂的男孩

    【原文】 我常常牵挂的男孩 修玫 那时是1966年深秋,正是全国红卫兵大串连的高峰。只...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

  • 救命的海鸥

    【原文】 救命的海鸥 科里 瓦尔克 迪伦[美国] ①在我12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爷爷出海...

  • 文化传承不是照搬历史

    【原文】 文化传承不是照搬历史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时五千年,虽与中华民族的前进同步...

  • 【最新文章】

  • (5)请从学过的古诗中选出一个含有“秋”或
  •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
  • 窗外人生
  • 人的心理总是随着年龄、体验和环境产生变化。
  • 19.任务型写作(8分)清明节放假,父母要去乡
  • ⑤登高远眺,总能令人豪情满怀。杜甫《望岳》
  • 当夜,两个孩子果然如约而来。他们坐在树荫底
  • 人为什么要善良
  • ⑴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
  • ⑵英雄气,是一种精神,一种超越的力量。从下
  • 秋天的怀念
  • 材料一:近年来,智能手机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
  • 多读点“无用之书”
  • 锁王
  • 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