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京城戏迷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8375  浏览:

【原文】
    京城戏迷
    ①在北京人当中,有不少人喜欢京剧,因而也形成了众多的戏迷、票友。在胡同大院里,常有一些人打开收音机听着京剧唱段;在公园,也常有一些人围着拉胡琴的唱上几段;至于说早晨在故宫城墙下吊嗓子的人,那就更多了。
    ②北京城的戏迷如此之多,实在令人兴叹。在众多的戏迷中,老人无疑是多数,但也有不少的年轻人;有男的,也有不少女的。这些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熟悉不熟悉,只要是聊戏、唱戏,就都很亲热地聚在一起。胡琴一响,立马有人唱了起来。
    ③细研究这些戏迷,还真挺有意思。这些人都喜好京剧,笔者曾接触过不少唱戏水平相当高的戏迷,他们对京剧的痴迷程度,可以说是“深了去了”。
    ④邻居杨大叔,长得人高体阔,浓眉大眼,一看就是个唱花脸的材料。他在电车公司上班,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唱戏上。傍晚时分,从他家的院里经常传出他唱戏的声音。小时候到他家去玩,看见屋里摆着不少唱戏的家伙什儿:胡琴、刀、枪、剑等,还有扮相用的戏装、头盔、胡子。看着新鲜,我们就拿过来玩。有一次正在舞刀耍剑玩得兴头儿上,杨大叔推门回来了,见此情景一阵大怒。过后他又一件一件仔细收拾好,并嘱咐说“以后不准再动”。
    ⑤邻居们对我们说,杨大叔是个戏迷,在公司里经常参加演出,你们看看他家墙上挂的照片,有不少是他的剧照呢!我们几个蹑手蹑脚走到镜框前仔细一看,果然是杨大叔。但见他身着戏装,手持一杆长枪,背后插着四面旗子,威武得很。他很愿意和大家聊天儿,可聊着聊着就聊起戏来了。聊到兴奋处,杨大叔还唱上一段,引得街坊四邻拍手叫好。
    ⑥京城这些戏迷,还都多少有点学问。在南城天桥附近,有位叫“二爷”的人,他可是个圈里有名的戏迷。小时候他就一直在长安剧场听“蹭戏”,金少山、梅兰芳、谭富英这些人的戏,他可没少听。现如今他退休了,时间充裕了,更是一门心思用在京剧上了。他每天上午都到公园与戏迷们会合,在大家的撺掇下,时不时地唱上几段。拿手的是唱老生,有时也反串青衣,嗓音不错,有腔有味。
    ⑦与“二爷”聊天,从来就离不开这戏。比如说这看戏,他可有说法。过去北京人到戏园子里去不说“看戏”,而是说“听戏”。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北京的旧戏园子是由茶楼演变而来的。舞台下面就是茶桌,坐在茶桌旁的观众都是脸对脸地喝茶,耳朵却向着舞台听戏。到了精彩要紧之处,观众才会转过头去专注地看台上的表演。
    ⑧再如这听戏的学问,“二爷”说,听戏不能光听热闹,只有胸中有了涵养才能听出门道。他以自己为例,当年为听懂戏,在古诗文和历史知识上还真下了不小的功夫。他说,这么做是为了钻研京戏,京戏博大精深,不懂历史文化不行。正因为如此,在戏迷聚会聊天时,“二爷”能在关键处讲上一两句要紧的话,博得个“有学问的人”之美誉。
    ⑨“二爷”对京剧爱得很深,不仅自己喜欢,还经常动员别人去听戏。有位朋友联系自己的感受说,前几年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临走时“二爷”对他讲:“我敢说,你会有一天想起京戏来,可又听不着,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听了这话他笑了笑,不以为然。没想到在海外没多长时间,还真琢磨出“二爷”这番话的意思来。您还别说,那感觉还真是如“二爷”说的那样。
    ⑩北京城的戏迷,爱戏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天不听戏或者不唱戏,就觉得难受。近年来,有关部门专门为戏迷们组织了不少的活动,使他们的戏瘾得以释放、才华得以发挥。至于说各大公园里的戏摊儿,更日益红火,琴声清脆,唱腔高亢,给那公园平添了更多的乐趣。【您还别说,要是没那唱戏声,公园里还显得冷清呢!】(有删改)

【问题】
    20.简要概括作者对“京城戏迷”特点的几点认识。(4分)
    答:
    21.说说文章第⑩段“您还别说,要是没那唱戏声,公园里还显得冷清呢!”这一画线句的作用。(2分)
    答:
    2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探索京城戏迷多的原因;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个有关当前传承京剧文化所面临的问题。(5分)
    【链接材料一】
    要问戏摊儿为什么这么火?这话就长了。早在清末,京剧就在北京城风靡。民国时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更不得了。戏园子一开锣,人挤得满满的。戏迷上不了戏台唱戏,就自发地聚在一起自拉自唱,过过戏瘾。不少戏迷大早晨起来,到故宫城墙底下吊嗓子。“咿——咿——咿”“啊——啊——啊”地喊个没完。要是刚学了段新戏,唱得有点谱儿了,赶紧让戏迷们听。“哎,您听听我这口儿,怎么样?”说着,就唱了起来,直到叫好为止。
    【链接材料二】
    《北京市地方初级中学选修课程京剧教材》已由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整套教材覆盖初一至初三年级,由《看得见的京剧》《听得懂的京剧》《学得会的京剧》三册组成。这套教材于2015年9月在丰台区初一新生中率先使用,这表明京剧正式走进学生的课堂。“京剧是国粹,涉及的艺术门类很多。如何能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瑰宝,是教材编写的一个基调。”
    答:(1)原因:
    (2)问题:

【参考答案】
    20.答案示例:①京城戏迷多
    ②由衷喜爱京戏
    ③唱戏水平高
    ④有些学问
    (共4分。每要点1分)
    21.答案示例:①表现作者对京城戏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喜爱
    ②呼应文章开头众多戏迷、票友唱戏的热闹场面
    (共2分。每要点1分)
    22.答案示例:(1)京剧历史悠久,名角辈出,自然受人喜爱;京城众多百姓喜好京剧并相互影响;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为了传播京剧,还组织了许多活动。
    (2)现在的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京剧文化的了解不多,对京剧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如何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中国京剧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呢?)
    (第一问3分,每要点1分;第二问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
  • 下一篇:大年是一出中国文化的全本戏
  • 【推荐文章】

  •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原文】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钟和晏 ①关于 灯画 的定义,已故民间美术学家王树村在...

  • 祈求

    【原文】 祈求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

  • 嫩绿的芽儿

    【原文】 嫩绿的芽儿 冰心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

  • 秋词

    【原文】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 水调歌头

    【原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 游白水[1]书付过

    【原文】 游白水[1]书付过 [宋]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3...

  • 【最新文章】

  • 5、根据你的理解,依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
  • 6.请根据下面材料,为推广“城市书房”你写一
  • 7.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
  •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 班级开展“虎”专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阅读
  • 张仪①受辱
  • 大有作为的蓝藻
  • 高科技污染
  • (4)请写出反映普通百姓辛勤劳作的诗句:(
  • 6、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圆眼,肉
  • 最近,某校开展“经典文化伴我成长”活动。请
  • 会唱歌的门铃
  •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内容。(20字
  • (5)登高望远,美景尽收,胸襟开阔,心灵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