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发布时间:2019年3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陈凌  文章ID:38550  浏览:

【原文】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陈凌
    ①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
    ②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这段时间,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捕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来水”。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③见字如面,睹物相思。有人说,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确实,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④【    】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    】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⑤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⑥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的总结,大概也是人们内心的呼唤吧。
    《人民日报》(2017年02月24日05版)

【问题】
    28.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综艺清流”走红的主要原因。(2分)
    29.结合第③段的内容,解释“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含义(2分)
    30.请结合上下文,在第④段的横线上填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2分)
    31.语句“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应还原至哪一段开头?(2分)
    32.结合第⑤段,简要说说“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2分)
    33.目前,宜昌广电中心联合教育部门正录制一档朗读节目,名称是“一起读吧”,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从“迎春”“微笑”“尝试”三个主题词中任选一个,拟写一段开场白。(60字左右,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分)
    34.积累古诗文是我们涵养文脉的重要方法,阅读第⑤段划横线的句子,完成下表。(2分)

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当你身处逆境却不失希望时,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参考答案】
    28.(2分)①“综艺清流”类节目饱含真情实感
    ②“综艺清流”节目饱含书卷气,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生命(或者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29.(2分)见信如晤,写信等于两个相隔千里的人见面,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透过信仿佛可以看见写信人的真诚和性情。或书信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字迹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纯粹和真诚。或看见书信有如见其人之感,觉得特别亲切。(意近即可)
    30.(2分)如果
    那么
    31.(2分)第⑤段
    32.(2分)饱读诗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生命。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33.(4分)略。开场白要具有以下要求:①紧扣主题,②篇幅简短③语言优美,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④语言要充满激情。
    34(2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荷叶的自洁效应
  • 下一篇:(4)杜甫在《春望》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诗人希望战乱早日平息、
  • 【推荐文章】

  • 书愤

    【原文】 书愤①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

  • 虞美人·听雨

    【原文】 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

  • 远去的乡村

    【原文】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

  • 西江月①·世事一场大梦

    【原文】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②已鸣...

  • 谈自立

    【原文】 谈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

  • 散步

    【原文】 散步 龙应台 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

  • 【最新文章】

  • 人间烟火
  •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
  • 材料一: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下个世纪可能面
  • 书愤
  • ②“东京也无非是这样”,鲁迅在《藤野先生》
  • 5.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一句话说说你从中读到
  • 《出师表》选段
  • 惠子相梁
  • 4、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文学作品。我们相信
  • 6、我们平时要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来捍卫自己
  • 萨拉的夏天
  •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
  • 望岳
  •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 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