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作者:未知 文章ID:38610 浏览:813
【原文】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征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予笏,知而必谏也。”
(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问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防己【过】/及鲁肃【过】浔阳。
B.遂【亡】一镜矣/【亡】羊补牢。
C.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D.任善人则【国】安/则有去【国】怀乡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
11.请概括魏征在遗表中谈了哪几方面的治国之道?(3分)
【参考答案】
9.(3分)B(失去);(A.犯错/到;C.写/字条;D.国家/国都)
10.(3分)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辨
11.(3分)谈了三个方面的治国之道:(1)正确任用人才的重要性;(2)全面了解臣子的必要性;(3)去邪任贤的坚定性。
译文:太宗曾在朝廷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的道理,以人为镜子,可以看清自己的得失。朕时常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的犯错。现在魏征去世,朕于是失去了一面镜子呀。魏征去世后,朕派人去他家,在他书写的函件中得到一纸表文,刚刚写了草稿,字迹都很难辨认,只有前面几行可以看得清楚些。上面说:天下的事,有善有恶,任用善者国家就会平安,任用恶人国家就会动乱。公卿之间,陛下对他们的情感有爱有憎,对于憎恶的,只看到他恶的一面,对于钟爱的,只看到他善的一面。在爱憎之间,应当十分审慎。如果陛下能做到对于爱的人知道他恶的一面,对于憎的人知道他善的一面,去除邪恶毫不迟疑,任用贤能毫不动摇,国家就可以兴旺发达了。魏征遗留表文的内容就是这些。然而在朕看来,仍恐怕不免要犯魏征所说的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表文书写在朝笏上,知道朕有过失一定要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