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乡情

发布时间:2019年3月17日  更新时间:2023年9月29日
作者:侯发山  文章ID:38674  浏览:

【原文】
    乡情
    侯发山
    这是多年前的事儿了。
    在我们农村老家,每到年关,最忙活的一件事要算蒸馍了。蒸豆沙包,蒸糖包,蒸菜包,蒸油卷,蒸小糕……除了自家吃以外,更多的是招待宾朋以及走亲戚。若是过年去老丈人家,还要蒸大油糕,富裕一点的人家,一个能蒸到二十多斤,再不宽裕的人家,一个也不下十斤。这就是说,蒸的馍不但数量多,而且个头大,蒸馍时就要用大号的蒸笼。有多大?下面烧水的锅跟杀猪锅一般大,你就可以想象笼和笼篦有多大了。农村有句俗话,一年不置半年闲。说的是农村人居家过日子,不能置办一年时间里闲置半年的东西。那年月,也不是家家户户都置办得起这么大号的蒸笼的。
    我们村,只有王大爷家有一套大号的蒸笼。王大爷是个好人,乐意把蒸笼借给大伙儿,还经常打扫村里的道路。听娘说,都是义务的。村里穷,没钱,想给也给不了。
    祭罢灶王爷,家家户户便开始借笼蒸馍。蒸得早了,怕馊了;蒸得晚了,怕忙不过来,也怕借不到蒸笼。其实,我们村只有二十多户人家,一家蒸馍的时间按三个小时计算,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足还来得及。那几天,村子里一天到晚充盈着蒸馍特有的味道,升腾着越来越浓的年的气息。
    也不是白借,归还时除了把自家蒸的馍每样给王大爷送两个,还要把腊肉什么的年货顺便送一点。我记得,有一年,爹还让我给王大爷送了一瓶酒。送的东西还不能放在外面让王大爷看到,要放在锅里面,用笼盖罩上。王大爷孤身一人,送得蒸馍多了,他一时半会也吃不完,晾晒干后存放起来,再吃时,馏一下就可以了。听娘说,每年,光蒸馍王大爷都能吃上好几个月。
    那时,我还小。除了跟着哥哥到王大爷家里借笼外,蒸馍时负责烧火,往灶里送柴禾,看着火苗贪婪地舔着黑乎乎的锅底,闻着蒸笼里冒出的丝丝馍香,这在寒冷的冬天是再惬意不过的了。最主要的,每一笼蒸完,还能享用到沾在笼布上的馍渣渣。
    这一年,我一个人到王大爷家里借笼。哥哥当上了村里的支书,家里见不到他的影子了。有一次,娘还恨恨地说,你哥卖给村里了。我还傻愣愣地问娘,卖了多少钱?娘捋了一下我的头,噗嗤笑了。
    我去的时候,王大爷在贴春联,更准确地说,对联已经贴好,他老人家正在欣赏呢。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
    看到我,王大爷说:“又是借蒸笼的吧?不借!”
    这时候,我注意到,王大爷跟往年不一样,穿的也新,胡子也刮了,头发也剃了,一脸红光,精神着呢。
    “不借?”我追问了一句。
    王大爷挤眉弄眼地说:“回去问问你哥就知道了,我要谢谢他哩,还有你爹……来,吃糖。”说罢,他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给我。我犹豫了一下,一看是大白兔奶糖,就接下了。
    难道是哥哥得罪了王大爷?可他怎么还要谢哥哥呢?我一边往回走一边想,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娘见我失望而归,恍然说道:“你瞧我这记性……”,随后,从厨房的角落里拉出一套蒸笼来。
    我傻乎乎说:“娘,这新崭崭的,不像是王大爷家里的啊?”
    娘说:“咱家的,买来好多年了。”
    我还是不明白:“那咋年年还借王大爷家里的?咱不舍得用?”
    娘说:“真是傻孩子,若是用咱家的,你王大爷咋过年啊?”娘还说,其实村里不少人家都置办了,一直没有拿出来使用。
    我越发糊涂了:“今年王大爷咋过?他还说要谢我爹谢我哥呢。”
    娘说:“你爹当支书的时候,悄悄动员村里人给兑了一点钱,【    】,说是上级救济他的。你王大爷也不傻,没啥报答的,天天扫大路去……你哥去年把村委会收拾了一下,弄成了养老院,把你王大爷和几个孤寡老人接了进去,今年都在养老院过年呢。”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问题】
    15.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6.请给文章横线处补上一句恰当的话,使之符合上下文意。(3分)
    17.联系选文语境,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看着火苗贪婪地舔着黑乎乎的锅底,闻着蒸笼里冒出的丝丝馍香,这在寒冷的冬天是再惬意不过的了。
    (2)有一次,娘还恨恨地说,你哥卖给村里了。
    18.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乡情”一文所表达的情感。(4分)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的家人的做法让人感动,请选择其中一位加以评价。(4分)

【参考答案】
    15.本文主要讲述了村民们通过过年借蒸笼的方式去关心照顾孤寡老人王大爷的感人故事。(2分)
    16.用这点钱买了一套蒸笼送给你王大爷(3分)
    17.(1)“贪婪”一词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灶火燃得特别旺(1分),同时也表达出童年的“我”在那个艰难岁月里守着灶台蒸馍时的喜悦心情(1分)。
    (2)“恨恨”一词是神态描写(1分),写出了母亲对哥哥忙于村里事务,不能照顾家里和顾惜自己身体的嗔怨,也侧面表现了“哥哥”工作的认真负责(1分)。
    18.选文围绕家乡过年蒸馍的习俗所发生的故事,既表达了对童年艰难生活的怀念之情(2分),更表达出对家乡淳朴善良的民风的深深热爱之情(2分)。
    19.示例一:“我”的娘是一位善良朴实,心疼却又理解、支持儿子工作的农村妇女,她关心王大爷的生活,买了新蒸笼也放起来不用。她关心儿子身体,嗔怨儿子不顾惜身体,却又支持儿子的工作。
    示例二:“我”的爹是一位善良朴实,内心细腻,关心村民的村支书,他关心王大爷,却又不露痕迹,让这位孤寡老人在艰难的岁月里保留自己的自尊。
    示例三:“我”的哥哥继承了父母善良朴实的性格,他关心集体,经常顾不上家和自己的身体。他有思想,有头脑,踏实肯干,把村委会改成养老院,彻底解决了王大爷等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写出人物特点给2分,结合文本分析给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弹指一挥间,我们的三年初中生活就将结束。这三年,我们有过眼
  • 下一篇:垃圾都去哪了?说说垃圾填埋的那些事儿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