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孔子赞赏的中庸

发布时间:2019年4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39031  浏览:

【原文】
    孔子赞赏的中庸
    《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也觉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质上遭到了破坏。而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因为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
    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
    《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他很正直。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们那里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对孔子的这段话历来有很多争议,现代更有人严厉批评这是以亲情破坏法制。但其实孔子的意见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
    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其带来的伦理损害要远远大于偷羊之类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伦理损害。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
    当然,中国古来有“大义灭亲”之说。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维护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父子相隐”的道理,取的是“攘羊”这样的例子。你不能说孔子不反对偷羊,但这和“大义”毕竟还有很远的距离。“文革”年代官方鼓励人民相互揭发,芝麻绿豆、扯屁撒谎皆往“大义”上靠,弄到夫妻在床上关了灯都不敢放胆胡说,这时想到“父子相隐”,会明白它的道理了吧。
    《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意思大概是怕对自己有所不利。于是孔子答应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孔子淡然一笑,洒脱得很: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用现代法律的概念来说,就是在不能表达本人真实意志的情况下签订的文书不具法律效果。
    上面说的三件事,性质都有些不同,但都表现了孔子的一种性格特点、思想特点,就是不用极端的、偏执的态度来看待道德问题。我对孔子,不像有些人崇敬得那么厉害,但很喜欢他的温厚与看重常情常理,觉得这是一位好老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曾经发过一些非常重要的议论,其中一点,是健康的道德必须建立在正常的人情、人性的基础之上。回头看孔子,他并不很背离这个道理,儒家理论,有许多是到了后来才演化得苛酷乃至奇怪的。

【问题】
    5.下列对于子贡赎人一事的理解,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鲁国有对赎人者给予补偿的政策,这项政策是为了鼓励鲁国人赎回那些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
    B.孔子赞同、维护鲁国关于赎人的政策,他认为子贡的做法对这项政策有害。
    C.子贡赎人却不接受政府补偿,孔子认为这并不高尚,因而批评子贡的做法。
    D.孔子认为子贡的做法可能会导致鲁国人逐渐变得冷漠,不再像以前那样热心于赎人。
    6.下列关于本文所述“孔子赞赏的中庸”特征的表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道德标准,不将道德本身作为追求目标。
    B.认为亲情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不顾亲情会给社会伦理带来很大损害。
    C.不是本人真实意志的承诺,可以不用履行。
    D.随着封建社会制度发展成熟,它逐渐演化得苛酷甚至奇怪。
    7.下列对于孔子的评价,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他不主张脱离实际情况的道德要求。
    B.他认为面临亲情和大义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亲情。
    C.他看问题不极端,不偏执。
    D.他性格温厚,看重常情常理。

【参考答案】
    5.C(文中没有内容可以判定孔子认为子贡并不高尚;孔子批评子贡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不利,不是因为觉得不高尚)
    6.D(这只是儒家理论后期的演变情况,不是“孔子赞赏的中庸”区别于其他思想的特征)
    7.B(原文的表述是“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维护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父子相隐’的道理,取的是‘攘羊’这样的例子”)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母亲的书
  • 下一篇: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
  • 【推荐文章】

  • 旅夜书怀

    【原文】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

  •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原文】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①共凄凄,春半②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

  • 西湖泛月

    【原文】 西湖泛月 【清】厉鹗 月下看花不肯红,沿堤花影压孤篷。 春烟夜半生波面,仿...

  • 雨伞

    【原文】 雨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

  • 别让心灵的天空笼上“霾”

    【原文】 别让心灵的天空笼上霾 李良旭 有一次,儿子下班回到家,脸色阴沉着。看到儿...

  • 美丽可爱的金丝猴

    【原文】 美丽可爱的金丝猴 孙永华 金丝猴是很美丽的:天蓝色的面孔上嘴大而突出。因...

  • 【最新文章】

  • “核”也可以很温柔
  •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起自
  • 阅读,让城市更文明。泰州市不断推进“书香泰
  •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①
  •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
  •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 谈“自制力”
  • 山居秋暝
  • 陶侃逸事
  • ①通常认为狮子、老虎、鲨鱼这些食物链顶端生
  • ⑴简述《水浒传》中“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的故
  • ⑵概述《拇指姑娘》中拇指姑娘怎样发现并救活
  • 2014年度热点之一无疑有马航事件了,请你阅读
  • 为人间谋天上事——从“嫦娥”三号的民用谈起
  • (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