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荔裳①幼时读书家塾,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
作者:未知 文章ID:40007 浏览:
【原文】
宋荔裳①幼时读书家塾,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荔裳时方髫髻,知匿笑③之,而此老夷然不屑。
【注释】①宋荔裳:清初散文家。②甲榜: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③匿笑:暗中偷笑。
【问题】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何人所【作】( )
(2)读之何【益】(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13.文中与“岸然而来”相呼应的文字是“【 】”;“此老夷然不屑”是因为【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4.宋荔裳“笑”的是【 】(3分)
【参考答案】
11.(1)写作
(2)用处(4分)
12.问:“你这个小孩子在读什么书?”宋荔裳回答说在读《史记》。(3分)
13.昂然而出;亦不见佳,读之何益(2分)
14.一个只会做八股的文人,不但不知司马迁和《史记》为何人何物,而且读后竟觉不屑一顾;宋荔裳的“暗中偷笑”,是嘲笑老甲的可悲而不自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