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叫起立偏要趴下

发布时间:2019年7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013  浏览:

【原文】
    叫起立偏要趴下
    ①人的成长过程中,最令人感到恐怖的,莫过于“叛逆期”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世界上既有的东西,无一不报之以怀疑的态度,为反对而反对,叫起立偏要趴下,恨不得长辈们所说的糖是甜的、盐是成的之类的常识都给出不同的结论,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像蝴蝶的成长必须经过破桶的挣扎一般,这个过程,对挣扎者本人也并非是愉快的。
    ②像所有人一样,我也有一个挣扎的叛逆期,不同的是,我的叛逆期比别人要长,也更猛烈一些。
    ③我记得那是我10岁的某个早晨,母亲像往常一样轻轻拉开房门,撩开蚊帐,在我耳边亲吻了一下,然后小声说:“该起床了!我给你蒸了鸡蛋羹。”
    ④那天,我没像往常一样忍着,而是借着起床气,一阵闹腾,并最终把那碗鸡蛋羹成功打翻在地。这一切的前因是我知道,在她看来,这就是一桩把好心当成驴肝肺的反叛。当然我也觉得自己把碗打翻做得有点过分,但是我如果仍像往常一样,当面含笑接碗,转身就倒进泔水桶,对我也是一种煎熬一一那时的鸡蛋并不易得,而“阳奉阴违”,在我的小男子汉词典里与“怯懦”同义,这两样,都不是我乐意看到的。
    ⑤这件事令母亲伤心了很久,但至少鸡蛋羹算是永远退出了我的生活。
    ⑥我的第二次剧烈反叛,发生在3年后与父母的三峡之旅途中,我们在从歌乐山下山途中,为走哪条路能更快地到达公交车站发生了分歧。父亲认为应该原路返回,而我认为应该从旁边一条铁路隧道穿出去,父亲没听我的,而且给我所认定的最优路线送上了“你懂个屁”几个字,再没有比这更让人生气的了,我一怒之下头也不回地冲向铁路隧道,冲父亲甩出了一句“你不走我走,错了也不用你管!”
    ⑦我脑中设想了两个结局。一个是父母在我的胁迫之下,也追上来和我一起走隧道;另一个结果是我飞快地从随道里穿出,抢先到达公交站,得意地以优胜者的姿态傲视他们汗流背的理身影。
    ⑧但遗憾的是,这两个结局都没有出现,我冲进隧道不一会儿,就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一个错误一一【前面黑茫茫的】,一眼望不到尽头,但为了甩给父亲的那句话,我憋了一口气往前狂奔,身后的洞口由大到小,直至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然后终归于无,而面前始终只有【一里望不到底的黑】,没有尽头的黑让我万分恐惧,我恐惧突然疾驰而来的火车,恐惧黑暗中蹲着坏人,更恐惧比坏人恐怖1000倍的别的意想不到的什么东西。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跑了很远,但最终选择往回走,相比于前方知的黑瞳,后方已知的距离终究要令人好受些虽然路的尽头很可能是父母对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讥讽与得意的表情。
    ⑨但父母并没有在口等我,面对山城朦胧的夜色,我着口袋里仅有的两元钱,像个傻瓜一样地大声哭了。
    ⑩但之后的日子,我的逆由家庭延到学校,直至社会,我带着全班同学唱国际歌,让我们不喜欢的老师无法讲课:我们办了一份名为“刺头”的小报,发刊词就叫“反对——事实上,那些我们觉得不对的东西,有一些确实是值得改进的,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不懂而产生了误解,当然,这都是在多年以后,当我们成为当初我们所反对的人时,才渐潮明白的。
    11叛逆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从那些否定,质疑甚至无理冲撞中,获得了不少成长的经验当然也吃了不少苦头。而让我真正认识反叛真相的,是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填报志愿时,我又无反顾地填了与父母期待的中文专业截然不同的石油专业,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人生之路并不是我有什么特异功能,知道后者的发展前景强于前者,我仅仅是处于逆反心理而已—没按父母的要求,便是胜利。
    12但这一次,我的逆反却落入了圈套。事实上,父母的真实心愿,就是希望我考石油专业,但他们害怕我那“叫起立偏要趴下”的逆反心理,而选择了“想叫你起立,却偏叫你趴下”的策略。

【问题】
    20.本文写了两次“我的剧烈反叛”。其中略写的事件是【    】,详写的事件是【    】。(6分)
    21.第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4分)
    22.第(8)段画线内容中,作者多次描写了当时的“黑”,这些描写的表达效果是【    】。(3分)
    23.对第(12)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明考上大学标志我逆反的结束
    B.宣告我的逆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C.写出父母巧妙地利用了我的逆反
    D.告诫天下父母不必害怕孩子逆反
    24.联系全文内容,“叫起立偏要趴下”其实是一种口口行为。对于这种行为,作为孩子应
    该认识到【    】,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    】。(6分)

【参考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闲话咖啡
  • 下一篇:【材料一】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悬挂“桃
  • 【推荐文章】

  • 雨说(节选)

    【原文】 雨说(节选) 郑愁予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

  • 新世纪的第三代燃料——氢

    【原文】 新世纪的第三代燃料 氢 世界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氢能源的研究,并且不断取得新...

  • 论诗

    【原文】 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

  • 钓云朵的人

    【原文】 钓云朵的人 艾纳尔图科夫斯基 一艘船随波漂流到了一个岛的沙滩上,古怪的静...

  • 空间站上的“菜园”

    【原文】 空间站上的 菜园 18月10日,美国航天员斯科特 凯利和谢尔 林德格伦成为在太...

  • 想北平

    【原文】 想北平 老舍 ①伦敦、巴黎、罗马与康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 历史都...

  • 【最新文章】

  • 8.阅读右边这组漫画,按要求答题。
  •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①言:“善长勋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
  • 中华文化的瑰宝——太极拳
  • 12、古诗中出现过很多的“燕”与“雁”,在默
  •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
  • 雨说(节选)
  • 老陆
  • 材料一:我国古人将乐器按其制作材料分为八类
  •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
  • 生命的补丁
  • 简单的意义
  • 出师表
  • ⑤多彩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此时此刻最难割舍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