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材料一】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悬挂“桃

发布时间:2019年7月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014  浏览:

【原文】
    【材料一】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悬挂“桃符”的习俗。相传古代到了春节前一日,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或张贴于大门两旁,以压邪驱魔。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桃符上书写的文字由二神变为驱祸祈福的吉祥话,进而发展为两句对偶句。
    对联是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构成。一般要求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一致、词性相同。词义相关、平仄(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对联以凝练著称,被誉为“浓缩的诗”。
    ——摘自《<语文>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第一学期P140页>
    【材料二】临近春节,佳慧同学书写了四副对联:
    A.户纳春风人气高,门迎红日财源广.
    B.比肩齐迈求知路,同窗共研修身经.
    C.国泰民安人增寿,风调雨顺福临门.
    D.教学相长育新秀,德才兼备泽后昆.

【问题】
    25.【材料一】依次介绍了对联的起源、【    】、发展和【    】。(4分)
    26.(1)【材料二】所列四幅对联中,适合送给家中老一辈人和同学的对联分别依次是【    】、【    】(2分)
    (2)没有送出的两幅对联中,需要调整上下联位置的一副对联是【    】,理由是【    】,应改为【    】(4分)

【参考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叫起立偏要趴下
  • 下一篇:观沧海 望岳
  • 【推荐文章】

  • 又见炊烟

    【原文】 又见炊烟 朱莉 ①周末的下午,我带孩子从城里回乡下婆婆家,远远看见屋顶升...

  • 送魏二

    【原文】 送魏二 唐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

  • 月夜 早行

    【原文】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

  • 赤壁

    【原文】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 秋枣儿红

    【原文】 秋枣儿红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

  • 山乡的渡船老人

    【原文】 山乡的渡船老人 何为 我常常想起山乡的那个渡船老人。 大队部坐落在画屏似的...

  • 【最新文章】

  • 最后的勇士
  • 回得五庄观,那大仙又让道童抬一大锅油出来,
  • 老臣《拱桥》
  • 【甲】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
  •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班
  • 食物为何挂在树上
  • 又见炊烟
  •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
  • 木兰诗(节选)
  •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 ①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望而生畏,没
  •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 绿色的梦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留给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