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笨拙的土豆

发布时间:2019年9月1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王晓莉  文章ID:40548  浏览:

【原文】
    笨拙的土豆
    王晓莉
    ①十年前的秋天,我在火车上偶遇一位男子。他当时在翻的那本凡·高画册吸引了我我们渐渐攀谈了起来。我说我喜欢的是凡·高那一系列自画像。
    ②“那么,凡·高有张早期的画作有没有引起你的注意呢?”对面的他说。“不,你不会注意到它的。”他还没有说出是哪一张,就又十分肯定地说。临下车前,这个男子把这本边页已经翻得微卷的凡·高画册送给了我。这本画册里有他着重提到的那幅名画—《吃土豆的人》。
    ③现在,这幅《吃土豆的人》,我闭上眼睛即可回忆起任何一个细节,它那么悲伤刻骨而又坚忍不拔
    ④画面正中是一盏悬挂的昏黄油灯,灯光下,一家五口正围桌而坐。木纹餐桌上摆放的正是还冒着热气的,仅有的一大盘土豆。热气袅袅上升到他们的头顶,有了温暖的氛围。一个老太太正把一个特大的土豆递给主妇模样的人,仿佛在说:瞧这一个,多大个啊!主妇则低眉倒着咖啡,她的粗眉有些皱起,仿佛有点不耐烦眼前这样的生活,却又依然惯性地深思着这样的生活该怎样才能过得更如意、更体面些。主妇的对面是一家之主,他是一个辛勤耕种的男人,手背粗糙而发黑。他凝望着老婆,仿佛要跟她商量什么,而另一个戴头巾的女人又凝望着他。一个穿裙子的姑娘背对着我们。他们的手都出奇的大,手指的骨节突着。这一幅画里,有笨拙的男女,有笨拙的土豆,有着一个家庭笨拙不堪的生活。
    ⑤有人曾鼓动凡·高将这幅画拿去沙龙参加展览,但凡·高说:“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并不期望任何人都喜欢它或赞美它。”然而我却喜欢它。渐渐的,我爱上吃土豆,煎、炒炖、煮。当饭吃,当莱吃,当零食吃,没有一样不
    ⑥我开始探究土豆的成长。几乎所有的蔬果,都是裸露在空气与光线中,它们一生都与尝试,没有一样不好吃,感觉土豆里有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清香风和光线嬉戏打闹,最后用碧绿的、红彤彤的颜色告诉人们:我熟了,来吃我吧。只有土豆、红薯,那不多的几样,从春到夏,完全地埋伏在泥土之下。当它们从容不迫地拨开层层泥土时,
    ⑦我曾听闻许多有关土豆的故事。有一回,我看到介绍前苏联的一个电视片,在那个地就是它们完全成熟的日子广人稀、粮食永远不够的国家,产量极大土豆,曾经成为了人们唯一的救命粮。在20世纪60年代初,饭蔬最为匮乏的冬春之际,土豆挺身而出,拯救了我国整个北方……
    ⑧每一次看到、听到这些,我总是热血沸腾地想亲自去种植一季土豆,去观察、了解、亲近它们那些披着大地色外衣的土豆,那些外表粗糙、内心扎实的土豆,那些在市场的菜堆上和人们的菜篮中笨拙滚动的土豆,那些养育生活的土豆。
    ⑨偶尔,我会想起火车上遇到的那个人。他当时那么坚定地指出我会忽略凡·高那幅《吃土豆的人》,也许并不是他的武断,是他看出了当时的我,是个过度追求纤细生活的人不知晓索取之于付出的真谛。这样的人,无法泥沙俱下的生活里立住脚,无法看得更清晰。这样的人,需要吃更多粗糙的、笨拙的食物与更多粗糙的、笨拙的人往来,过更多有荆棘的、笨拙的生活。
    (选自《青年文摘》第41卷,有删改)

【问题和参考答案】
    15.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4分)
    偶得画册 A回忆名画 爱吃土豆 B探究土豆 听闻故事 C想种土豆
    16.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把急于表现自己外表的蔬菜与土豆、红薯那几种踏实、低调的蔬菜做对比,更鲜明表现出土豆务实且低调的精神。
    17.本文的标题“笨拙的土豆”有怎样的含义?请系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表层含义:土豆是笨拙的,它外表粗糙,颜色土黄,没有蔬果的艳丽与诱人;但它的内心却是扎实的,默默生长,当人们需要它的时候,便成为人们“唯一的救命粮”。
    深层含义:外表笨拙的土豆具有内心扎实、质朴的精神品质,让我们不由联想到那些像土豆般笨拙生活的耕种者们。他们的生活悲伤刻骨而又坚忍不拔,不过度追求纤细生活,懂得索取与付出的意义,他们脚踏实地地耕种着、生活着,值得人们尊敬与赞美。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认为《吃土豆的》这幅画“悲伤刻骨而又坚韧不拔”的原因。(5分)
    通过文章对这幅画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五口之家。他们的主食只是几个普通的土豆。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值得我们同情,而他们不仅没有颓废,还在困难的生活中依然要活出模样,他们有像土豆一样的精神,低调、内敛而又坚韧不拔。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不妨戴着“有色眼镜”看燃放鞭炮
  • 下一篇:李逵戴上毡笠儿,提了朴刀,跨了腰刀,别了朱贵、朱富,便出门
  • 【推荐文章】

  • 望月有感

    【原文】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

  • 与植物相处

    【原文】 与植物相处 李汉荣 ①不管如何,与人相处多了也会有烦的时候。即使孔夫子在...

  • “舌尖”上的争议

    【原文】 舌尖 上的争议 常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

  • 诉衷情

    【原文】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

  • 夜书所见

    【原文】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①...

  • 自行车,人类的最佳发明

    【原文】 自行车,人类的最佳发明 ①清晨,成群结队的汽车在路上缓慢地前行,远远望...

  • 【最新文章】

  • 单车岁月
  •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
  • 7.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支月英老师,
  • ⑾《行路难》中是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
  • 7、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
  • 8、读书,是一场春雨唤醒一朵花;读书,是一
  • (10)黎明社区的部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
  • 公交车在夜色中穿行
  • 做人当有底气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5月18日,中宣部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
  • (7)山居茅屋,大漠边关,多少思念在流淌。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还能不能愉快的吃烤肠?
  • 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