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作者:未知 文章ID:40611 浏览:
【原文】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一作: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⑤易:交换。
【问题】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2)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或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3.【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2分)
【参考答案】
11.通衡,梗塞、不顺 有时
12.(1)略
(2)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13.表现了任末勤奋好学和求学不怕艰苦的精神。这与甲文中艰难困境出人才的观点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