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宣纸

发布时间:2019年9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于心  文章ID:40612  浏览:

【原文】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问题】
    14.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    】→湿染性→【    】→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2分)
    15.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6.第⑥节加点词“通常”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17.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宣纸已经过时被弃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4.(2分)弹性和韧性    吸墨性(每空1分)
    15.(2分)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增强说明效果。
    16.不能,“通常”指“一般情况下”,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也不排除偶尔会沾染墨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去掉与事实不符。
    17.看法1分联系内容1分联系实际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下一篇: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
  • 【推荐文章】

  • 山房春事(其一)

    【原文】 山房春事(其一) 唐 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

  • ①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

    【原文】 ①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②现实生...

  • 泰山赋

    【原文】 泰山赋 李木生 阅历过人类全部世纪的泰山,又在反复地翻检二十世纪,并将其...

  • 西江月

    【原文】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需要仰视

    【原文】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需要仰视 陈鲁民 ①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是需要仰视的。 ...

  • 秋天的树

    【原文】 秋天的树 赵丽宏 ①A【秋风在大地上游荡。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惶失措的野兽...

  • 【最新文章】

  • 锦石滩
  •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
  • ①天太黑,地方又太陌生,初来那天,真把山顶
  • 把“绿色”穿在身上
  • 低碳生活方式
  • 【甲】伤仲永 【乙】僧寺夜读
  • 告诉你一个秘密
  • (5)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 雨中上韬光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飞流木末
  • “站到巨人中间”之后
  • 5.阅读《论语》中的选篇,回答问题。(3分)
  • 出师表
  • 可爱的成都
  •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
  • 匠者周艺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