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发布时间:2019年9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0638  浏览:

【原文】
    【甲】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两种以上的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宋史·范仲淹传》

【问题】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不【以】物喜(    )
    (2)【是】进亦忧(    )
    (3)【妻子】衣食(    )
    (4)【及】其卒也(    )
    11.用“/”划分【乙】文中划线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1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13.为了表现范仲淹的为人,【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结合文段分析。(3分)
    14.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隐士。试谈谈你对两人精神操守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0.因为    这样    妻子儿女    等到(各1分,共4分)
    11.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共两分,划对一处得1分)
    12.(1)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分)
    (2)因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肉食。(2分)
    13.(1)正面与侧面相结合(1分)。
    (2)正面叙写,如写他“内刚外和”,“至孝”,生活艰苦朴素,泛爱乐善,德声远播(1分);侧面叙写,如写他去世后被百姓悼念。这样正侧结合,突出表现了范仲淹的高尚品行。(1分)
    14.两人都有自己高尚的精神操守,都值得后人的敬仰与学习。他们的人生选择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东晋末年兵连祸结,陶渊明无力改变现实,只能退而独善其身,正反映了他品格的高洁,和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北宋相对统一,政治稳定,在这样的时代,范仲淹追求兼济天下,同样反映了范仲淹人格的高尚,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评价各1分,分析各1分,共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下一篇:【材料一】梦的解析【材料二】飞花令——梦【材料三】闪亮的梦
  • 【推荐文章】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

  • 夜书所见

    【原文】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

  • 村行

    【原文】 村行 王禹偁(chē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①长。 万壑有声含晚...

  • 题许道宁画[注]

    【原文】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 天净沙·秋思

    【原文】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原文】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 【最新文章】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龚康
  • 高铁技术的博物馆
  • 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自己远大政治
  • ⑸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
  • 6.如果去绍兴参观鲁迅故居,你会发现那里满眼
  •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
  • 10.《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阅读时不要把
  • 景公登路寝①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②,忿然
  • 致信儿子
  • 北京的炸酱面
  •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
  •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