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梦的解析【材料二】飞花令——梦【材料三】闪亮的梦
作者:未知 文章ID:40639 浏览:
【原文】
【材料一】梦的解析
梦,也有梦想的意思。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他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学术界对梦的成因与目的仍无定论,普遍的看法是:梦是脑在作资讯处理与巩固长期记忆时所释出的一些神经脉冲,被意识脑解读成光怪陆离的视、听觉所造成的。另外还有认为梦的成因或功能是:(1)【清除脑中的垃圾,梦是对垃圾的最后一瞥;(2)长期记忆的持续激发,睡眠时梦来自长期记忆的储存格式,但清醒时的脑则能给它作正确的诠释;(3)自我满足、降低心理压力。】
【材料二】飞花令——梦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南唐)
【 】,【 】。——辛弃疾(南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南宋)
【材料三】闪亮的梦想,用奋斗去打磨(李洪兴)
①梦想、奋斗,是永恒的话题。不过,究竟该有怎样的梦想,又要如何去奋斗,却有不同的理解。
②最近网络热传的一段视频中,一名小学生直言“我的梦想就是发财”引发众人的热议。无独有偶,一位企业家也忧虑地提出,很多年轻人希望“今天注册公司,最好明天上市,后天成为中国首富”,同样触及梦想与奋斗的深层次问题。
③梦想与奋斗相辅相成。首先要有目标,才有行动的方向;也只有一步一步前行,才能抵达梦想的山巅。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周恩来21岁领导了天津爱国学生运动,邓小平18岁在法国留学时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们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革命理想,立志为民奋斗。崇高的理想、不懈的奋斗,诠释着人生应有的大胸怀、大境界、大价值。
④今天,社会观念更加多元多样,梦想也有了更丰富的色彩。不是说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就是庸俗的,但更要思考的是,应该如何跳出个人利益,去追寻更为开阔的人生梦想?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找到成就梦想的阶梯?
⑤即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名利不是梦想的唯一标准,捷径绝非实现梦想的首要通道。【如果以投机取巧消解奋斗的内涵,那么梦想就会变成空想;如果以财富名利矮化梦想的价值,那么奋斗就会丧失意义。闪亮的梦想,应该用奋斗去打磨。】
【问题】
15.材料《梦的解析》中的划线句采用了何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6.⑴观察《飞花令》中辛弃疾的图片,填写辛弃疾词作中符合图片情境的含有“梦”的诗句:【 】,【 】。(2分)
⑵古人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飞花令》中李煜和陆游的“所梦”正反映了他们的“所思”,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们“所思”的分别是什么?(2分)
17.概括材料三《闪亮的梦想,用奋斗去打磨》中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18.材料三第⑤段划线句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5.分类别(1分),能条理清楚地说明梦的成因(功能),使读者容易接受。(2分)
16.(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2分,错1字扣1分,扣完为止)
(2)李煜成为亡国之君后思念故国;陆游渴望统一中原。(各1分)
17.首先承接上文提出本段的观点:梦想与奋斗相辅相成。有目标才有行动的方向,也只有一步一步前行,才能实现梦想(1分);接着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列举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事例证明了这一观点(1分);最后进行总结,告诉读者人应该用崇高的理想和不懈的奋斗来诠释人生的价值。(1分)
18.正反对比论证(1分);把以投机取巧消解奋斗、用名利矮化梦想的做法与用奋斗实现梦想的做法进行对比(1分),突出强调本文的观点:闪亮的梦想要用奋斗去打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