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将三道兵①六万以讨契丹,以奚②骑二千为向导。过平卢千
作者:未知 文章ID:41082 浏览:
【原文】
安禄山将三道兵①六万以讨契丹,以奚②骑二千为向导。过平卢千余里,至土护真水③,遇雨。【禄山引兵昼夜兼行三百余里至契丹牙帐契丹大骇时久雨弓驽筋胶皆弛④。】大将何思德言于禄山曰:“吾兵虽多,远来疲敝,实不可用,不如按甲息兵以临之,不过三日,虏必降。”禄山怒,欲斩之,思德请前驱效死。思德貌类禄山,虏争击,杀之,以为已得禄山,勇气增倍。奚反叛,与契丹合,夹击唐兵,杀伤殆尽。射禄山,中鞍,折冠簪,失履,独与麾下二十骑走;会夜,追骑解,得入师州。归罪于左贤王哥解、河东兵马使鱼承仙而斩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解】①三道兵:指范阳、河东、平卢三镇兵马。②奚:即奚族,中国北方古民族。③土护真水: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老哈河。④弓驽筋胶皆弛:弓弦松弛箭头脱落不可用。
【问题】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禄山【将】三道兵六万以讨契丹(将:率领)
B、思德貌【类】禄山(类:像)
C、【会】夜,追骑解,得入师州(会:正赶上、适逢)
D、吾兵【虽】多(虽:即使)
6、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禄山引兵昼夜兼行/三百余里至契丹牙帐/契丹大骇/时久雨/弓驽筋胶皆弛
B、禄山引兵昼夜兼行三百余里/至契丹牙帐/契丹大骇/时久雨/弓驽筋胶皆弛
C、禄山引兵昼夜兼行三百余里/至契丹牙帐/契丹大骇时/久雨/弓驽筋胶皆弛
D、禄山引兵昼夜兼行/三百余里至契丹牙帐/契丹大骇时/久雨/弓驽筋胶皆弛
7、以下关于本文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奚骑二千为向导——用奚族二千骑兵作为向导
B、不如按甲息兵以临之——不如让兵马休息,悄悄地来到敌军面前
C、思德请前驱效死——何思德请求(安禄山)作为先锋以死效力
D、夹击唐兵,杀伤殆尽——(奚族与契丹)前后夹击唐军,(唐军)全被杀伤
8、安禄山率兵六万征讨契丹,战斗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
A、行军途中遇雨,导致兵器不可用。
B、安禄山麾下无贤才良将可用。
C、奚族骑兵临阵倒戈。
D、安禄山急躁冒进,不听谏言,在战机不利的情况下发起进攻。
9、将下列课内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6分)
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⑵、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⑶、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