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乙】卫律知武终不可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104  浏览:

【原文】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①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③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⑤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①白:禀告,报告。②旃:通“毡”,毛织物。③北海: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当时属匈奴的北境。④羝(dī):公羊。⑤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⑥廪食:公家供应的粮食。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匈奴理应供给吃的用的。⑦去:即“弆”(jǔ)。收藏。⑧节旄(máo):节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饰物。

【问题】
    8.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感激
    B.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益处
    C.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食:吃
    D.杖汉节牧羊    杖:拿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妻妾【之】奉/单于愈益欲降【之】
    B.此之谓失【其】本心/别【其】官属常惠等
    C.蹴尔【而】与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D.是亦不可【以】已乎/始【以】强壮出
    1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列举“不食嗟来之食”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事例典型,无可辩驳,有力论证了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B.甲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乙文是一篇人物传记,通过详细记叙苏武被幽禁时忍受的种种磨难,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苏武这一人物。
    C.甲文用“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来强调人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乙文中的苏武堪称孟子眼中的“贤者”。
    D.甲文首先阐明了“义”重于“生”,在阐述这一层道理时,孟子先从反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继而再从正面假设,提出质问。乙文中“匈奴以为神”表现了匈奴人对苏武的敬重。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12.拓展探究。试用甲文作者的观点,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眼中的苏武(3分)

【参考答案】
    8.C(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义的理解。“绝不饮食”根据文意应该是“坚决不给(他)吃的喝的”的意思,所以“食”应为名词,意为“吃的”或“食物”。故选C。
    9.B(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项,助词,相当于“的”/代词,代指苏武;B项,两个“其”都是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的意思;C项,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D项,可以/介词,在……时候。故选B。
    10.D(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甲文首先以“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之后连用“使……则……”的句式,从反面假设,提出疑问;乙文“匈奴以为神”是被“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的行为震撼。故选D。
    11.(1)不是只有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分)
    (2)(匈奴)让(苏武或他)放牧公羊。(说是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够让他回来。(羝:公羊;乳:生育;乃:才;得:能够;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2分,根据情况酌情扣分)
    12.甲文作者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1分);乙文通过详细记叙苏武在匈奴经受种种生活上的磨难,终不投降,表现出苏武是一个坚贞、顽强、心中有“义”的人(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参考译文】
    【乙】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不可能因为威胁而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使苏武投降,便把他囚禁在大窖里,坚决不给(他)吃的喝的。天降雨雪,苏武就卧在地上,吞食雪团与毡毛,过了好多天也没饿死,匈奴以为他有神灵保佑,就把他流放到北海边上没有人烟的地方,(匈奴)让(苏武)放牧公羊。(说是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够让他回来。(匈奴)把他与属吏常惠等人分开,囚禁在不同的地方。
    苏武(被流放)到北海边上之后,匈奴不供给他粮食,(他只好)挖掘野鼠所储藏的草籽充饥。拄着汉朝旄节牧羊,时时刻刻把汉朝旄节带在身边,连旄节上的旄尾都脱落了。……苏武被扣留在匈奴一共十九年,出使时正当壮年,等到返回时,胡须和头发都白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圆珠笔笔头上的“黑科技”
  • 下一篇:【甲】赤壁 【乙】题乌江亭
  • 【推荐文章】

  • 渡湘江

    【原文】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 宿牛群头①

    【原文】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

  • 北陂杏花①

    【原文】 北陂杏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

  • 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原文】 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①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

  • 小土豆的华丽转身

    【原文】 小土豆的华丽转身 ○1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土豆大都是以蔬菜的形式出现的。但...

  • 【最新文章】

  • 渡湘江
  •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
  •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
  • (1)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为儿卖发
  • 树木花草可监测大气污染
  • “咬牙”是一种修炼
  • 宿牛群头①
  •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乙】来焦山
  • 位次的讲究
  • 江陵府曲江楼记
  •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
  • 边词
  • 齐王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