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阅读下面《鲁迅入门读本》的“前言”和“目录”,完成5-7题。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1412  浏览:

【原文】
    【前言】
    (1)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国民和后代。那么,中国有哪些最基本的、源泉性的民族文化经典呢?比较一致的意见,至少应有五大经典:《论语》、《庄子》、唐诗、《红楼梦》、鲁迅著作。鲁迅是和孔子、庄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并肩而立的民族文化的高峰,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经典,作为每一个中国国民精神发展的“底子”,这是一项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工程。
    (2)作为集中了“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与我们又是最为贴近的,许多人读鲁迅的文章,都会感到他仿佛就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青年和国民,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鲁迅入门读本》

鲁迅 原著    钱理群 编选导读
鲁迅 原著 钱理群 编选导读

    (3)“鲁迅与青年”本身就是一个讲不完的话题。鲁迅无论在其生前还是去世后都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绝非偶然。这首先是因为鲁迅是一个“真的人”,【A】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鲁迅恰恰是在人们因为缺乏勇气和智慧而停止思考时,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这里所表现的,正是一种年轻人所向往的大智大勇的大丈夫气概。鲁迅追求“真”的彻底性更表现在,【B】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缺陷、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他从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绝充当“导师”,他将真实的自我袒露在青年面前,和他们一起探讨与寻路,青年人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辩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友。能够结识这样一位“真人”——本真、真诚、真率的智者,应该是人生之一大幸。
    (4)鲁迅同时是一位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又融入古语、外来语、方言,将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极致,又极具个性与创造性。阅读鲁迅作品,不仅能够得到精神的启迪以至震撼,还能得到语言的熏陶与美的享受。尽管初读时会有些困难,但坚持读下去,自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而且常读常新。流连于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5)正是出于这样两大基本信念:相信鲁迅其人其作品的魅力,相信当代中国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他们的心是和鲁迅相通的,我们将这本《鲁迅入门读本》奉献于诸位面前。
    (6)现在,请打开本书,走进鲁迅的世界。
    钱理群
    2012年2月4日

    【目录】
    第一编:感受鲁迅:人之子与人之父
    一、父亲与儿子
    我家的海婴
    五猖会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二、儿时故乡的蛊惑
    阿长与《山海经》
    社戏(节选)
    我的第一个师父
    风筝
    第二编:阅读鲁迅(一):人·动物·鬼·神
    一、人与动物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狗·猫·鼠
    二、人·鬼·神
    无常
    补天
    铸剑
    三、生命元素的想象
    死火
    雪
    秋夜
    一、诗与画
    鲁迅新诗与旧体诗选(八首)
    看司徒乔君的画
    第三编:阅读鲁迅(二):睁了眼看
    一、睁了眼看
    论睁了眼看
    夜颂
    灯下漫笔(节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另一种“看”
    示众
    孔乙己
    药
    狂人日记
    三、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第四编:阅读鲁迅(三):生命的路
    一、生命的路
    导师
    生命的路
    补白(节选)
    二、自己做主,说自己的话
    读书杂谈
    作文秘诀
    无声的中国
    (有删节)

【问题】
    5.阅读“前言”,下列不是钱理群选编《鲁迅入门读本》意图的是(▲)(3分)
    A.用鲁迅作品为青年的精神发展打“底子”。
    B.希望青年借助鲁迅作品更好地认识现实问题。
    C.告诫青年不要把鲁迅当做人生导师。
    D.引领青年走进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
    6.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篇,在第(3)段【A】【B】中选择一处,结合阅读体会,参考示例,完成阅读笔记。(4分)
    A.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
    B.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藏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不足和失误。
    备选作品:《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
    【示例】文中语句: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
    阅读笔记:《藤野先生》中,鲁迅去日本求学,是救过的不懈探索,也是思想的不懈探索。他写道一群中国人围观同胞被枪毙时拍掌欢呼,这段文字让我想到,冷漠麻木的过敏只能做无用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结论真的有点“可怕”呢。
    7.《鲁迅入门读本》旨在引领青年走进鲁迅的世界。请阅读“目录”,根据本书的编排和选择的文章篇目,探究编者怎样来达成这一目的。(6分)

【参考答案】
    5.(3分)C
    6.(4分)示例1;我选择《二十四孝图》,为A句作笔记。《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先生犀利地写出“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背后的人性冷漠。让人不寒而栗。在大家想当然流传着,并昏聩地灌输给儿童时,他语出惊人,说出了别人不想说、不愿意说、不敢说的话,让我们感受到封建孝道的虚伪性。
    示例2:我选择《父亲的病》,为A句作笔记。《父亲的病》,是少年鲁迅的一段心路历程。他深爱他的父亲,但他能真率地写出自己当时希望父亲快点咽气的想法。他还回忆了在父亲临终前顺从旧习俗呼喊父亲的行为,这成了他一生的心病。这也是世俗之人不愿说、不敢说的,鲁迅却不加掩饰地说了出来。
    示例3我选择《二十四孝图》,为B句作笔记。《二十四孝图》中的文字,读来触目惊心。文中真实地描述了儿时鲁迅担心父亲学郭巨埋儿的心理,展现了小鲁迅内心的恐惧和迷茫。这让我看清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不人道。
    示例4:我选择《父亲的病》,为B句作笔记。少年时期的鲁迅目睹父亲治病、去世的过程,其间的痛苦真是一言难尽啊。尤其是与庸医周旋的无助和痛苦,让我仿佛看见了少年鲁迅的单薄身影。而他写父亲去世时自己内心的矛盾,凸显了痛苦的深沉。
    7.(6分)从“目录”看出,编者不仅精心编排了全书的结构。也精心选择了相应的篇目。先通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阿长与山海经》等篇目,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富有生活味、亲近感的鲁迅;再通过“阅读鲁迅”三个板块的作品,让读者了解到鲁迅如何看生活,看人生,看社会,看人性,看生命,让读者走近一位真实、深刻、敢于批判的作家鲁迅。这样的编排,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符合青年读者的阅读心理,能引导青年真正走近鲁迅的世界。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4.循着小王子星际之旅的足迹,可以探寻他领悟爱的历程。结合阅
  • 下一篇: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推荐文章】

  • 南乡子

    【原文】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

  • 薄暮下的刀锋

    【原文】 薄暮下的刀锋 凸凹 ①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

  • 风流子

    【原文】 风流子 孙光宪 茅舍槿篱①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②长,水葓③开,门外春...

  •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①(其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

  • 孤雁

    【原文】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 手机对儿童危害超乎想像

    【原文】 手机对儿童危害超乎想像 (1)曾经,电视是孩子们消磨时间的最好 工具 。然...

  • 【最新文章】

  • 安禄山将三道兵①六万以讨契丹,以奚②骑二千
  •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 帽子
  • ①宋江与吴用、公孙胜众头领,就山下金沙滩饯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
  • 上海中心大厦
  •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
  •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 ①当汤姆站起来,走到证人席上的时候,人们都
  • 20.乐山有许多名胜古迹,优美风景,请选择其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 ②阅读《格列佛游记》精彩片段,完成后面的填
  • 点破银花玉雪香
  • ①他的确是个命途多舛的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