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由《猩猩嗜酒》想到的

发布时间:2020年3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2346  浏览:

【原文】
    由《猩猩嗜酒》想到的
    ①《猩猩嗜酒》是明代文学家刘元卿的一篇经典寓言,讲述的故事是:猎人为捕获猩猩,投其所好在路旁摆下香甜美酒作为诱饵。猩猩知道这是猎人设下的圈套,不去碰触。但闻到美酒飘香,便垂涎三尺,不能自制。一次次自我告诫,又一次次有着想喝的纠结,直至忘乎所以,最后竞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直到烂醉如泥,终成猎物。聪明的猩猩因贪恋美酒而丧失了自制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②何为自制力?自制力即自我控制能力。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对自我控制能力的一个经典诠释。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欲望人人都有,“存天理,灭人欲”,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是人都会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这是天性流露。没有欲望,人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就会缺乏激情和动力,但若任由欲望和天性自由宣泄,不加理智约束,人生就会如同一列失去闸片的飞奔的列车,
    不脱轨撞个车毁人亡才是怪事。
    ④好在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类能够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人们能够自觉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这是自制力的表现。自制力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智能发挥以及在成功路上走的远近。自制力好,是一个人强大人格的体现,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⑤自制力是一个人坚强意志的表现。楚庄王拒赴宴会,用坚强意志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也正因此他才能成就雄图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是一个大烟鬼,他用过人的意志力克制香烟对他的诱惑,成功改掉恶习。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世界富豪之一。生活无处不诱惑,唯有靠坚强意志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独方能成就大事。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忘乎所以,糊里糊涂就成了欲望的猎物,一失足成千古恨。
    ⑥自制力是一个人格局和修养的体现,【清代书法大师翁同龢说:“每临大事有静气。”】拥有长远的眼光和若谷的胸怀,遇事能冷静思考,为大局考虑,这是一个成功之人应有的素养。蔺相如忍辱负重,不因个人荣辱而意气用事,避免与廉颇正面争锋,是重国事、看大局、识大体的格局体现,也是明事理、知是非、能忍让的修养体现。而最终,他以宽广的胸怀赢得“强泰不敢加兵于赵”的成果,也同时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⑦自制力是一种人生成功的保障。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良习惯,不良言行,不一味地归于造化的安排,不给自己的恣意任性寻求借口,至少能让我们人生路少一点人为的崎岖障碍,多一点阳光和坦途,多一点丰富多彩的内容。
    ⑧《猩猩嗜酒》,所喻者大也,愿与诸君共勉。

【问题】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5.选文开头写《猩猩嗜酒》的寓言有什么好处?(3分)
    26.简述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4分)
    27.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下面这段文字作为论据放在选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是一个性格急躁的小伙子,与人讨论问题时,总是争得脸红脖子粗,很难心平气和。在父亲的教育下,他性急的毛病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更好地克制这个毛病,他在书房写下“制怒”二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多年后,林则徐成为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参考答案】
    24.自制力好,是一个人强大人格的体现,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25.充当事实论据,从反面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引出本文的论题:自制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6.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自制力是一个人坚强意志的表现;接着列举了楚庄王、保罗·盖蒂用坚强意志克制自己的欲望,成就更好的自己,取得成功的例子证明本段的观点:最后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论述了坚强意志对管控自己的重要性.
    27.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述了遇事能冷静思考,为大局考虑是成功之人应有素养的道理,更有权威性;论证了“自制力是一个人格局和修养的体现”这一观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28.第⑦段。该论据写林则徐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最终成为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与第⑦段的观点“自制力是一种人生成功的保障”相符。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 下一篇:(3)夜色渐浓,杏花摇曳,短笛一声,不由让人想起陈与义《临江
  • 【推荐文章】

  •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乙】贾生

    【原文】 【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 五一是几号

    【原文】 五一是几号 安勇 ①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②第...

  • 贺圣朝·留别

    【原文】 贺圣朝 留别 (宋)清臣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

  •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宋江。

    【问题】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宋江。 【参考答案】 示例:宋江:仗...

  •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吴用。

    【问题】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吴用。 【参考答案】 示例:吴用:足...

  • 【最新文章】

  •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 阿来的如花世界
  • 墨翁传
  • 《梅圣俞诗集》序
  • 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 高考加分政策
  • 淡泊之心自高远
  • 黄蜂筑巢
  • (3)《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
  • (4)高度决定视野,古代许多诗文包含这样的
  •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乙】贾生
  • (2)《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悟空
  • 【甲】雁门太守行 【乙】从军行(其五)
  • 唐雎不辱使命
  • 火车侠
  • 5G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