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发布时间:2020年4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毕淑敏  文章ID:43041  浏览:

【原文】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毕淑敏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
    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
    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壮士婉拒我不要钱,只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
    壮士得了书后,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时间紧迫,荧荧灯火下,抄书人急速依样画葫产地描了下来。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着,竟是不能用的。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的离奇,谁敢用它在病入身上做实验呢?壮士欲再去借来重抄,孰料富豪家失火,所有藏书化为灰烬。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组父。
    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
    曾祖说,正是。
    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
    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了。
    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祖父随手点了甲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侯,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
    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造化弄人,不久,远方发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同古简完全吻合,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烟消灰灭,毫无价值。
    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书吗?我问。
    没有。朋友答
    我叹息说,如果祖父当初选择了乙书,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啊。
    朋友说,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
    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已经足够。
    (选自《毕淑敏散文集》)

【问题】
    19.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认真梳理后将下面空缺的情节用四字短语补充完整。(3分)
    壮士借书→①→藏书被烧→②→③→原书出土
    20.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富有深意,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品析。(3分)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
    21.祖父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并归纳。(4分)
    2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句话的理解。(4分)
    【链接材料】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使中国水稻亩产从1964年的200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1065.3公斤,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新华网评)

【参考答案】
    19.请人抄书
    曾祖传书
    祖父校书
    20.“目光炯炯”写出了曾祖父对祖父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之情;也是祖父历尽辛苦校书的原因和动力。
    21.祖父是一个有着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求真务实的态度、不计得失名利精神的人。
    22.“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通近它的真实。”告诉我们学习、工作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倾尽全力投入到其中去,那么我们每前进一步就向成功靠近了了一步,坚持到最后,我们收获的就是胜利。袁隆平多少年来如一日,不畏艰难,孜孜以求,最终出了成果,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正说明了这一点。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材料一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
  • 下一篇:④面对历史,安倍一心想为日本“松绑”,崇尚强权与武力,但恰
  • 【推荐文章】

  •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乙】贾生

    【原文】 【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 五一是几号

    【原文】 五一是几号 安勇 ①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②第...

  • 贺圣朝·留别

    【原文】 贺圣朝 留别 (宋)清臣 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

  •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宋江。

    【问题】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宋江。 【参考答案】 示例:宋江:仗...

  •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吴用。

    【问题】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吴用。 【参考答案】 示例:吴用:足...

  • 【最新文章】

  •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 阿来的如花世界
  • 墨翁传
  • 《梅圣俞诗集》序
  • 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 高考加分政策
  • 淡泊之心自高远
  • 黄蜂筑巢
  • (3)《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
  • (4)高度决定视野,古代许多诗文包含这样的
  •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乙】贾生
  • (2)《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悟空
  • 【甲】雁门太守行 【乙】从军行(其五)
  • 唐雎不辱使命
  • 火车侠
  • 5G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