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
作者:未知 文章ID:45243 浏览:
【原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选自《管子·牧民》)
【问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民【恶】忧劳
②能佚【乐】之
③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
④故从其四【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我生育【之】 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B.【则】民为之忧劳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则民【为】之贫贱 乡【为】身死而不受
D.杀戮不足以服【其】心 【其】一犬坐于前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②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选文和《曹刿论战》相同的人文思想核心是【 】
【参考答案】
(1)①讨厌,憎恨
②使……安乐
③使……惧怕
④愿望,想法
(2)C
(3)①政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事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
②因此,懂得“给予人民就是从人民那里拿来(这个道理),就是治国的法宝”。
(4)取信于民
译文:
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我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我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为我承担危难;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为我而牺牲了。单靠刑罚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怕,仅凭杀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悦诚服。刑罚繁重而人心不惧,法令就无法推行了;杀戮多行而人心不服,为君者的地位就危险了。因此,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疏远的自会亲近;强行上述四种人民厌恶的事情,亲近的也会叛离。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