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李文博清操恶侈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5552  浏览:

【原文】
    李文博清操恶侈
    初,文博在内校书①,虞世基②子亦在其内,盛饰容服,而未有所却。文博因从容问之年纪,答云:“十八。”文博乃谓之曰:“昔贾谊③当此之年,议论何事?君今从事仪容,故何为者?”又秦孝王④妃生男,高祖⑤大喜,颁赐群官各有差。文博家道屡空,人谓其悦,乃云:“赏罚之设,功过所归,今王妃生男,与群官何事,乃妄受赏也!”【其循名责实录过计功必使赏罚不滥功过无隐者皆尔。】(选自《隋书·李文博传》)
    【注释】①内校书:官署名,管理朝廷图籍撰写校勘工作。②虞世基:隋大臣,有文才,以博学知名。③贾谊:西汉人,少年时即以才学知名,汉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④秦孝王:隋文帝杨坚第三子杨俊。⑤高祖:隋文帝杨坚。

【问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大【喜】/大【喜】过望
    B.文博【因】从容问之年纪/【因】噎废食
    B.文博家道屡【空】/皆若【空】游无所依
    D.人【谓】其悦/权【谓】吕蒙曰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其循名责实录过计功必使赏罚不滥功过无隐者皆尔。
    11、李文博三问虞世基之子,其用意何在?(3分)

【参考答案】
    9.A(A.高兴;B.于是/因为;C.贫穷/在空中;D.认为/对……说)
    10.其循名责实/录过计功/必使赏罚不滥/功过无隐者皆尔。
    11.希望官二代(虞世基之子)从小注意内在修养,像贾谊那样,关心社会,立志成才,而不应该只重外表,享受奢华。
    【参考译文】当初之时,李文博在内校书任职,虞世基的儿子也同在署府为官。这年轻人讲究外表,穿得很华丽,而从不怕人说闲话。李文博于是从容舒缓地问他多大年纪,他回答说:“十八岁”。李文博便对他说:“西汉的贾谊在这个年纪,关心讨论什么事情呢?你现在却致力于穿着打扮,这是什么缘故呀?”有一次秦孝王杨俊的妃子生了一个男孩,隋文帝非常高兴,颁令赏赐群臣,各有差等。李文博家里总是贫穷的,别人认为这回他会欢喜,七年级上册他却说:“奖赏惩罚的设立是归因于立功和受过的事情。今天秦孝王的妃子生了男孩,与群官员有什么关系,这真是胡乱接受赏赐呀!”他依照名分,责求实际,记录功劳,记录罪过,一定使赏赐不滥行,功劳罪过都不得隐瞒,所行所为都是这样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年糕,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是一种用
  • 下一篇:宋江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
  • 【推荐文章】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 溪居

    【原文】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①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

  • 春日书事 春日

    【原文】 春日书事 张耒 虫飞丝堕两悠扬, 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 数棂...

  • 晚春

    【原文】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

  • 乡村四月 山雨

    【原文】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最新文章】

  • 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
  • (9)李白年轻时乘舟东下,出蜀人楚,过荆门
  •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
  •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
  • (4)下面是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东亚国家传教
  • 提到饮食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
  • 信念
  • 送严士元 芙蓉楼送辛渐
  •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
  •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拥
  • “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
  •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
  • 王玺,太原左卫指挥同知也。成化初,擢署都指
  •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 中国“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