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5904  浏览: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译注》)

【问题】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舍生而取义者也同舍生皆被绮绣屋舍俨然
    B.故患有所不辟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患得患失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各得其所
    D.是亦不可以已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争论不已
    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人人都能有行善之举,只不过“贤者”能保有求生的本性。
    【乙】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理解:一碗饭食,事关生死,但也关乎尊严,有志气的人在两难之中,选择了宁可饿死也要保持尊严,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有的人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13.孟子善于运用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请谈谈这种写法在选文和链接材料中分别是怎样运用的。(3分)
    【链接材料】
    橘生①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②,叶徒相似,其实③味不同,所以然者何④?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⑤不盗,入楚则盗,得无⑥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节选自《晏子使楚》)
    注:①[生]生长。②[枳(zhǐ)]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味道酸苦。③[其实]它们的果实。④[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⑤[齐]指春秋时期的齐国,后边的“楚”即楚国。齐国使者晏婴出使楚国,楚王命人捆绑一个盗贼从大家面前经过,说这盗贼是齐国人而羞辱晏婴,晏婴以此答对。⑥[得无]莫非。
    答:

【参考答案】
    11.答案:D
    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
    12.答案:乙
    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
    13.示例:选文以人对食物的取舍来类比人对“生”与“义”的取舍,浅显易懂地阐明了人具有“舍生取义”之心的道理。链接材料以地域对果实味道的影响来类比环境对人的影响,以此回击楚王,暗示齐人到楚国做盗贼是因为楚国环境不如齐国好。
    评分标准:共3分。选文运用解说1分,链接材料运用解说1分,语言1分。
    (细说评标时说明:有答题语言,就给1分;一个沾边另一个一点没写,给1分;答对一个,另一个一点没写,给2分;答对一个,另一个沾边,给2分;两个都只是沾边,给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过零丁洋
  • 下一篇:2019年12月27日,万众瞩目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 【推荐文章】

  • 苏幕遮

    【原文】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 十五从军征

    【原文】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

  • 碎砚诗

    【原文】 碎砚诗 (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③;深耕愧寸田。 试当初洗日;摔碎未焚前...

  • 5.九(1)班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

    【问题】 5.九(1)班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欢非文学作品的人数较少。为吸...

  • 陋室铭

    【原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

    【原文】 水调歌头 和董弥大中秋【1】 朱敦儒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

  • 【最新文章】

  • 江楼旧感
  •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 】
  • ①清早,你准备驾车上班的时候,不需要钥匙,
  • 农具的尴尬
  •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
  • 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
  • 给记忆一个座架
  • 催租行
  • 规则意识的培养
  • 感应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九(1)中队结
  • 苏幕遮
  • 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