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绝句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石懋①  文章ID:46083  浏览:

【原文】
    绝句
    石懋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②,去日飞毬③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懋(mào),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轻黄:淡黄。③飞毬:杨树籽。

【问题】
    14.“去日飞毬满路旁”中的“满”字寓动于静极富表现力,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5.本诗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均使用了“杨花”这一意象,试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4.“满”字看似静态,然而这静态中却包含了过去飞落、现在仍在飞落、以及数日内还要继续飞落的整个动态过程,既寓动于静又虚实相生地丰富了画面。(意对即可)
    15.本诗中诗人将自己的转徙生活与杨花作比,借以表达自己的离情旅愁,李诗则借杨花点明送别的时间,渲染孤独飘零之感。(意对即可)
    【解析】
    14.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诗句“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的意思是:在我来到这里的时候,万缕柳丝还在春风中摇曳着浅黄的身姿;而当我离开的日子,飘飞杨絮铺满道路两旁。其中一个“满”字,采用了寓动于静、静中有动的写法,准确面形象地写出了不断地飘飞着的杨絮铺满道路两旁。既有实写,也寄寓着作者的想象,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据此理解作答。
    15.考查对诗歌阅读的对比分析能力。这首诗作者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抒发了作者辗转仕途的无奈之情。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借“杨花落尽”在点明时令的同时,运用景物描写,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表达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
  • 下一篇:浣花溪记
  • 【推荐文章】

  • 南安军

    【原文】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

  • 风入松

    【原文】 风入松① 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痛余孤负金...

  •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原文】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

  •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原文】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

  • 吉祥寺赏牡丹①

    【原文】 吉祥寺赏牡丹① 苏轼 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

  • 水仙子·咏雪

    【原文】 水仙子 咏雪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

  • 【最新文章】

  • 7.湘潭,伟人的故里,湖湘文化的沃土。创建“
  •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乙】上
  • ④面对历史,安倍一心想为日本“松绑”,崇尚
  • ⑤李清照《醉花阴》一词的末尾,以“莫道不消
  • 感遇(其十一)
  • 江南性情的古镇
  • 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
  • 子夜昙花
  • 正直是真理崛起的花冠,是让正义点燃的熊熊圣
  • 录入、删除,这些词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
  • 新华中学初三(9)班举办“名著知多少”语文
  • 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对宇宙的想象。从“嫦娥奔月
  • 南安军
  • 父爱的高度
  • 上海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东方明珠、外滩、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