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黄鹤山上。轮奂高寒,甲于湖外,下临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6277  浏览:

【原文】
    晚,遂集南楼。楼在州治前黄鹤山上。轮奂高寒,甲于湖外,下临南市,邑屋鳞差①。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江面如练,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况复修南楼故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②。向在桂林时,默数九年之间九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不胜漂泊之叹,尝作一赋以自广。【及徙成都,两秋皆略见月。】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去年尝题数语于大慈楼上,今年又忽至此。通计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亦可以谓之游子。然余以病丐骸骨③,傥④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节选自南宋范成大《吴船录》)
    【注释】①鳞差:犹鳞次,这里指房屋高低不一。②况复修南楼故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修:效仿;南楼故事指晋庚亮在南楼欢宴宾客事。“老子于此兴复不浅”,是庚亮的话。③丐骸骨:官员乞求年老退休的代词。④傥:同“倘”,如果。

【问题】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4分)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
    B.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
    C.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
    D.岷江自西南斜抱郡城东下/天无纤云月色/奇甚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数。(2分)
    (2)及徙成都,两秋皆略见月。(2分)
    9.范成大“以病丐骸骨”、陶渊明“自免去职”前的人生经历有何不同,两人的共同追求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简析。(5分)
    【链接材料】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参考答案】
    6.(4分)(1)聚会
    (2)停息
    (3)或许
    (4)有时
    评分说明:每题1分。
    7.(3分)B
    8.(4分)(1)(2分)生平见到的中秋佳月,像今天夜里的可以数得出来(不多)。
    评分说明:“似”1分,句意正确1分。意思对即可。
    (2)(2分)等到调到成都,两个中秋都只能略微见到月色。
    评分说明:“及”1分,句意正确1分。意思对即可。
    9.(5分)范成大十三年间在十一个地方宦游,(1分)尝尽漂泊之苦;(1分)陶渊明违背本心,(1分)为官做事八十多天。(1分)归隐田园。(1分)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晚上,就在南楼宴集。南楼在州城前面的黄鹤山上,建筑华美,高大爽朗,荆湖以南数第一,楼下就是南市,居民的房屋高低不一。岷江从西南来绕过州城的一角东流,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月色异常明朗,江面犹如舒展的白练,天光水色相互辉映,生平见到的中秋佳月,像今天夜里的可以数得出来(不多)。何况又是效法晋代庚亮南楼集会的故事,老夫对这景色兴致也不小呵。以前在桂林的时候,暗中计算九年的时间内在九个地方过中秋节,彼此间距离或许有万里之远,不免有漂流不定的感慨,曾写过一首赋用来自我宽慰。等到调到成都,两个中秋都只能略微见到月色。十二年中间在十个地方过中秋节。去年曾经写过几句话留在成都大慈寺的楼壁上,今年却又忽然到了这里。总计十三年中间,在十一个地方过中秋节,也可以说是背井离乡漂零异地的人了。然而我因病请求退休,如果获得皇帝的恩准,从此以后归耕田园,在月亮出来后扛着锄头回家,此生也就心满意足的了。
    【链接材料】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天性爱好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下一篇:①在同一个金秋十月,由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一部也辗转
  • 【推荐文章】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原文】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

  • 题八咏楼

    【原文】 题八咏楼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

  • 二月二日

    【原文】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

  •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原文】 鹧鸪天 赠驭说高秀英① (元)王恽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

  • 咸阳城西楼晚眺

    【原文】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

  • 北陂杏花①

    【原文】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

  • 【最新文章】

  • 金陵史痴翁名忠,字廷直。能诗,又能为新声乐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 最近一段时间,5G商用正式启动让相关【 】驶
  •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
  • 海上旅游威胁海洋生态
  •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 流苏
  • 臧孙母者,鲁大夫臧文仲之母也。文仲将为鲁使
  • 题八咏楼
  • 影响大脑发育的基因
  • 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
  • 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
  • 断章
  • 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立梁山泊之主。吴
  • 春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