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们
作者:汪曾祺 文章ID:46300 浏览:
【原文】
大妈们
汪曾祺
我们楼里的大妈们都活得有滋有味,使这座楼增加了不少生气。
江大妈人非常好,非常贤惠、勤快,非常爱干净,她家里真是一尘不染。她整天擦、洗、掸、扫。她的衣着也非常干净,非常利索,裤线总是笔直的。她爱穿坎肩,铁灰色毛涤纶的,深咖啡色薄呢的,都熨熨帖帖。她很注意穿鞋,鞋的样子都很好。她的脚很秀气。她已经过六十了,近看脸上也有皱纹了,但远远一看,说是四十几岁也说得过去。她还能骑自行车出去买东西。看她跨上自行车,一踩脚蹬,哪像是已经有了四岁大的孙子的人呐!她平常也不大出门,老是收拾屋子。她不是不爱理人,有时也和人聊天,说说这楼里的事,但语气很宽厚,不爱嚼舌头。
顾大妈是个胖子。她并不胖得腮帮的肉都往下掉,只是腰围很粗。她并不步履蹒跚,只是走得很稳重,因为搬动她的身体并不很轻松。她面白微黄,眉毛很淡,头发稀疏,但总是梳得很整齐服帖。她原来在一个单位当出纳,是干部。退休了,在本楼当家属委员会委员,也算是干部。家属委员会委员的任务是换购粮本、副食本,到各家敛了来,办完了又给各家送回去。她的干部意识根深蒂固,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家庭妇女。别的大妈也觉得她有架子,很少跟她说话。她爱和本楼退休了的或尚未退休的女干部说话,说她自己的事,说她的儿女在单位很受器重,说她原来的领导很关心她,逢春节都要来看看她……
在这条街上任何一个店铺里,只要有人一学丁大妈雄赳赳气昂昂走路的神气,大家就知道这学的是谁,于是都哈哈大笑,一笑笑半天。丁大妈的走路方式,实在少见。头昂着,胸挺得老高,大踏步前进,两只胳膊前后甩动,走得很快。她头发乌黑,梳得整齐,面色紫褐,发出铜光,脸上的纹路清楚,如同刻出。除了步态,她还有一特别处:她穿的上衣,都是大襟的,料子是讲究的。夏天,派力司;春秋天,平绒;冬天,下雪,穿羽绒服。羽绒服没有大襟的。她为什么爱穿大襟上衣?这是习惯。她原是上海崇明岛的农民,吃过苦,现在苦尽甘来。她把儿子拉扯大了,儿子、儿媳妇都在美国,按期给她寄钱。她现在一个人过,吃穿不愁。她很少自己做饭,都是到粮店买馒头、烙饼、面条……她有个外甥女,是个时装模特儿,常来看她,很漂亮。这外甥女,楼里很多人都认识。她和外甥女上电梯,有人招呼她外甥女:“你来了。”——“我每星期都来。”丁大妈说:“来看我!”非常得意。丁大妈活得这样得意,因此她雄赳赳气昂昂。
乔大妈一头银灰色的鬈发,天生的卷,气色很好。她活得兴致勃勃。她起得很早,每天到天坛公园“晨练”,打一套太极拳,练一遍鹤翔功,遛一个大弯,然后顺便到法华寺菜市场买一提兜菜回来。她爱做饭,做北京“吃儿”。蒸素馅包子,炒疙瘩,摇棒子面嘎嘎……她对自己做的饭非常得意。“我蒸的包子,好吃极了!”“我炒的疙瘩,好吃极了!”“我摇的嘎嘎,好吃极了!”她间长不短去给她的孙子做一顿中午饭。她儿子、儿媳妇不跟她一起住,单过。儿子、儿媳妇是双职工,中午顾不上给孩子做饭。她爱养花,阳台上都是花。她买回来一大把芍药骨朵,深紫色的,说“能开一个月”!
大妈们常在传达室外面院子里聚在一起闲聊。院子里放着七八张小凳子、小椅子,她们就错错落落地分坐着,聊的无非是一些家长里短:谁家买了一套组合柜,谁家拉回来一组沙发,哪儿买的、多少钱买的,她们都打听得很清楚。谁家的孩子上学前班,老不去,“淘着呢!”谁家两口子吵架,又好啦,挎着胳膊上游乐园啦!乔其纱现在不时兴啦,现在兴“沙洗”……大妈们有一个好处,倒不搬弄是非。楼里有谁家结婚,大妈们早就在院里等着了。她们看扎着红彩绸的小汽车开进来,看放鞭炮,看新娘子从汽车里走出来,看年轻人往新娘子头发上撒金银色纸屑……
(选自《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有删节)
【问题】
13.认真阅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8分)
1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大妈们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3分)
A.她和外甥女上电梯,有人招呼她外甥女:“你来了。”——“我每星期都来。”丁大妈说:“来看我!”
B.“我蒸的包子,好吃极了!”“我炒的疙瘩,好吃极了!”“我摇的嘎嘎,好吃极了!”
15.结合选文,说说汪曾祺的散文在选材、语言和主题表现等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3.①家里一尘不染,衣着非常干净;爱穿坎肩,鞋的样子好看,显得很年轻。
②干部意识根深蒂固。
③头昂着,胸挺得老高,大踏步前进,两只胳膊前后甩动,走得很快;习惯成自然。
④活得兴致勃勃;爱做饭,做北京“吃儿”;爱养花。(8分,每空2分)
14.示例:得意。丁大妈的得意是外甥女常来看她,让她很满足和得意;乔大妈的得意之处是自己的饭菜做得好。(3分)
15.示例:选材上,特别注意选取生活中的细节琐事,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且擅长将多个日常生活琐事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个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上,朴素淡雅,似一杯耐品的铁观音,看似无味,细品方知甘甜,清幽宁静,有一种儒生的雅致。主题上,善于从小处写起,以小见大。特别擅长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中取材,寓巧干拙,表达真挚的感情。(6分,大意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