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粉彩花鸟和传统图案的珠联璧合
作者:李国锋 文章ID:46301 浏览:
【原文】
浅析粉彩花鸟和传统图案的珠联璧合
李国锋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色泽晶莹,瓷画精细优美,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被誉为“东方瑰宝”。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乾隆时期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粉彩花鸟瓷画深受中国画的影响,无论构图立意还是运笔设色及装饰风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构图根据造型的性格进行装饰,加强或服从造型的性格,而不能削弱或破坏造型。高白釉薄胎瓷,由于瓷质细腻,做工精巧,其本身就有别于粗陶瓦罐的粗犷纯朴,而显出清新秀丽的性格,这便给装饰定下了基调。薄胎瓷花鸟装饰的构图,也和陶瓷上其他装饰一样,形式多种多样,有折枝、通墨、散点、开光、缠枝、朵花、团花等等。
瓷器上粉彩花鸟的装饰手法与国画花鸟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有工笔和写意之分,但由于受工艺材料的限制和陶瓷本身性格的要求,工笔不可能像国画那样层层渲染,写意也不能达到酣畅淋漓的泼墨效果。因此在薄胎瓷上的花鸟画则应细腻而工整、精巧而清新,从而形成了细瓷粉彩花乌独特的装饰效果。
在绘画的过程中,注意画面色彩的色度和画面色彩的色相非常重要。重视色度,是为了掌握画面色彩的层次,可以深托浓、深、淡交织起来,赋以加强形象的表现力;如果忽视或掌握不好色度的变化,不仅画面单调,弄得不好,甚至会破坏薄胎瓷本身洁白如玉的材质美。同样,对画面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如果不当,也会破坏瓷器本身的材质美,画面颜色如果过分晦暗,瓷质颜色会显得肮脏、沉闷,对比过于强烈也会使整个装饰效果不协调。花鸟画是以描绘花卉、禽鸟来表现自然美的,应该说充满了朝气,洋溢着健康向上的情趣,因此,它的色彩应是艳丽而不庸俗、清新而不沉闷的,粉彩颜色恰恰具备了这些特点。
古老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巨大宝藏。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便是这宝藏中最美、最绚丽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先人们通过这些直观可感的完美形式,表达对幸福美满生活和财富的热切渴望。
选择相应的瓷器器形,比如瓜棱赏瓶、六方镶器等,瓶肚画上粉润柔媚、晶莹明亮、美观雅致的粉彩花鸟画。或配以象征顺遂如意的“如意头”,遥相呼应;或配以缠枝莲,其又名“万寿藤”,是以一种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的图案,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或勾勒回纹、水纹、云纹等吉祥传统图案。
粉彩花乌与传统图案相互穿插,相互呼应,虚实轻重皆举,富于变化,留下的虚空间令人产生很多联想,可谓以少胜多、以小观大。装饰图案必须随着造型的起伏而伸延,要自然、贴切,应有主次、轻重之分,在主体装饰的统率下有对比、有变化,让人感到玩味无穷,不觉其终。花鸟、图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完美地体现了艺术中至关重要的和谐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恬静柔美中不失高雅富贵,二者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选自《景德镇陶瓷》2018年第4期,有删改)
【问题】
1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7分)
(1)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在清代主要经历了【 】、【 】、【 】三个阶段。(3分)
(2)在绘画的过程中,一般会特别注意画面色彩的【 】和【 】。(2分)
(3)粉彩颜色具备了【 】、【 】的特点,因而使粉彩花鸟画
充满了朝气,洋溢着健康向上的情趣。(2分)
17.文章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3分)
18.粉彩花鸟与传统图案如何才能实现珠联璧合的目标?(3分)
【参考答案】
16.(1)萌芽成熟兴盛(3分,每空1分)
(2)色度色相(2分,每空1分)
(3)艳丽而不庸俗清新而不沉闷(2分,每空1分)
17.作比较。文中将瓷器上粉彩花鸟的装饰手法与国画花鸟进行比较,说明了两者均有工笔和写意之分,但受工艺材料的限制和陶瓷本身性格的要求,粉彩花鸟的工笔不可能像国画那样层层渲染,写意也不能达到酣畅淋漓的泼墨效果,突出薄胎瓷上的花鸟画细腻而工整、精巧而清新的特点。(3分)
18.示例:相互穿插,相互呼应,虚实轻重皆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衬托,相得益彰;选择相应的瓷器器形,装饰图案必须随着造型的起伏而伸延,要自然、贴切;应有主次、轻重之分,在主体装饰的统率下有对比、有变化。(3分,大意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