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中国古代餐桌上的分与合

发布时间:2021年2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6月2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6992  浏览:

【原文】
    中国古代餐桌上的分与合
    ①“天下为一家,而无私织私耕,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尉缭子》)在原始社会,人们将食物平分后,各自进餐,这就是原始的分餐制。
    ②先秦时期,饮食的礼仪尤为重要,《礼记》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说法。那时人们的就餐方式是席地而坐,每人前面摆放一张低矮的食案盛放餐具及食物。孔子曰“席不正不坐”,人们要规矩地坐在席子上,吃自己面前的食物,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
    ③汉代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这种分餐制的场景在汉代壁画及画像砖中均有体现。如在河南新密市打虎亭汉墓出土的描绘宴会场面的壁画中——人们跪坐在席子上,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张食案就餐。
    ④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变革。首先是用餐家具的改变,方凳、胡床、椅子等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席子。其次,频繁的战乱冲击了传统礼制。“席不正不坐”的要求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时期人们的就餐制仍以分餐制为主。《世说新语》记载,顾荣有一次参加宴会,看到端烤肉的人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因辍己施焉”,说明当时的宴席确是一人一份食物。
    ⑤到了唐代,各种高足坐具已非常流行,中国人已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高足的餐桌应运而生,称为“食床”。这一时期的壁画中出现了很多使用高桌高椅进餐的场景。宾客共同坐在一个食床旁边,但主要的菜肴和食物是由厨师或仆人“按需分配”的。只有主食或羹汤食物才合餐,由进食者或仆人、庖厨添加,有学者称之为“会食”。
    ⑥分餐制向会食制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有时候人们还会遵循古制。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及其他几位贵族子弟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反映了当时分餐制依然存在。
    ⑦宋代是“围桌而食”合餐制形成时期。《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内人家如要举办酒席,一切桌椅陈设、餐具器皿,厨师伙计都可以租赁或雇佣。以至于“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都有专人负责,称为“白席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描述,如果贵宾动筷子吃了某种莱肴,白席人便高唱一声某人吃了什么,请众客同吃。不过,一些重要场合,如宫廷宴会上,还会采用分餐制。
    ⑧明清时期,国人以合餐为主,但并不绝对。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写到,中国人喜欢用餐桌的数量来显示宴会盛大,一般是一桌坐四人,或两人。但对于大人物来说,他们安排一人一张桌子。即便是合餐,也可以用公共餐具防止交叉污染。《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第一次吃饭时,李纨和王熙凤二人就“立于案旁布让”,为别人布菜自然得用公共餐具。据考证最早使用公共餐具的是宋高宗赵构。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宋高宗“每进膳必置匙著两副”。吃饭之前,“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问题】
    9.仔细阅读全文,先填写表格中(1)(2)两空,再纵向比较,写出探究结果。(4分)

朝代
资料出处
主要餐制
坐式/坐具
原始社会
《尉缭子》
分餐
(2)【    】/席子
先秦
《礼记》
汉代
“鸿门宴”
南北朝
《世说新语》
围桌而坐/高足的凳、椅
唐代/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会餐、分餐
宋代
《东京梦华录》《老学庵笔记》
(1)【   
明清
《大中国志》《红楼梦》《西湖游览志馀》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项是(2分)
    A.“因辍己施焉”意思是把自己的那份烤肉给了端烤肉的人。
    B.唐代出现的“食床”是指高足的餐桌和高足的凳椅。
    C.“会食”中的主食或羹汤可自取,也可由仆人或庖厨添加。
    11.第⑧段画横线句子说到宋高宗的哪些用餐细节值得我们学习。(2分)

【参考答案】
    9.[答案](1)合餐
    (2)席地而坐/跪坐在席子上(1分)
    探究结果:a.采用时间顺序;
    b.主要运用举例子、引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c.介绍了我国古代餐制由分餐到合餐的的发展演交过程/中国古代餐桌的由分到合;
    d.坐具、坐式的变化引起餐制的变化;
    e.本文引经据典,语言生动,文化味儿浓(3分)。
    [评分标准]①共4分。②(1)(2)两空都对得1分,写对一空不得分,有错别字不得分。③探究结果a~d四点共2分,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及以上得2分,答出e点得1分。
    10.[答案]B(2分)
    11.[答案要点]使用公筷、公勺/公共餐具,防止交叉污染;倡导光盘行动。
    [评分标准]①共2分。②两个要点,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
  • 下一篇:那一代人的读书功夫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