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作者:侯发山 文章ID:47471 浏览:
【原文】
家
侯发山
①月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已经被他硬实实踩出一条路其实,已经不能算足沙漠了,放眼望云,都是蓬逢勃勃的沙棘,这些可都足老党几代人的杰作。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往下淌,被濡湿的衣服像是一幅地图。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
②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是
围绕沙棘转图的,不是种植就是维护经过父辈的实践,知道沙棘最适合在沙漠上生长,耐干早、贫瘠、寒冷和炎热,再没有植物能比得过沙棘了。路途越远,老党反而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拄着镢头休息了一下。咳,老了,过去哪有途中歇息的?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想到儿子老党心里就--沉,
③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几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几子的话。
⑥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
⑥“胡说!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考伴死前,也是乡千部呢
⑦儿子狡黠地眨已了两下眼睛:“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
⑧“龟孙,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足中目的地盘,任何国家别想侵占!”
⑨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
10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
11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
12临行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
13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荡荡的。几大不由爷,翅膀硬了就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
14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锨头换到了右肩。不去想这桩心事,还是欣赏眼前的沙棘吧:看着沙棘,老党的气就消了,眼里满是怜爱,满是欢喜。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桔红,有的橙黄,虽然比鹌鹑蛋还要小,不到成熟的季节,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挤挤扛扛池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都是您的子女,我们都是这个乡的子民
15老党呢。似乎也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畅出一口气,迈开大步往前走,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池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里一紧,揉了揉眼睛,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光着膀子,衣服都没穿
16老党像吃了根冰棍,心里凉爽极了,他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儿子,不走了?”
17“乡长,谁说要走了?”……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误会了儿子。
18儿子说:“乡长,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司源植物,沙林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鱼业等领域……
19“真的?“老党两眼一亮:“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还能帮助咱们乡脱贫?”
20儿子点点头;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除此之外,还有大用处哩。”
21大用处?老党给说糊涂了。
22儿子说:“乡长,沙棘赶走了沙漠,人会越交越多,家会越来越好...”..
23“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龟儿子,别乡长沙棘了,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抱住了儿子,眼里的泪欢快地流了出来。
24远远望去,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好像他们也成了沙棘。
(有删改)
【问题】
1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种沙棘为线家,选材精妙;以“家”为标题,以小见人,内涵突出。
B.第段写儿子向老党介绍沙棘作用,运用说明文字,仅为丰富文章的内容。
C.小说结尾创“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体”,借物喻人,意味深长。
D.小说语言极富生活气息;如“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改起来亲切自然
11.文章③-12段插叙了老党父子的夜间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5分)
(1)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桔红,有的橙黄,虽然比鹌鹑蛋还耍小,不到成熟的季节,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赏析句子)
(2)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池方有个晃动的身影!(赏析加点字)
13.“龟孙”到“儿子”到”傻孩子”“龟儿子”的称呼变化,体现老党怎样的感情变化?请简要分析,(3分)
14.同学们对“谁是小说主人公”议论纷纷,对此你怎么看?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0.(3分)B
11.(4分)①补充交代老党种沙棘的缘由及意义一一治沙守护家园二丰富人物形象,凸显文章中心;
②为下文儿子的留下埋下伏笔,使情节有起伏(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12.(5分)
(1)(3分)通过对沙棘叶子和果子颜色、形状、香味的描写,(1分)形象地描绘出沙棘树良好的长势及沙棘林美好的景象,(1分)烘托了老党看到治沙成果的愉悦心情。(1分)
(2)(2分)“直”,描写老党的眼神,(1分)生动地表现老党内心惊喜与意外。(1分)评分说明:赏析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13.(3分)①因误解对儿子生气失望(“龟孙”);②发现儿子没走十分惊喜(“儿子”);③看见儿子光着膀子种树而心疼(“傻孩子”);④听到儿子对家乡建设的设想而欣喜(“龟儿子”)。
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14.(5分)
老党。小说主要篇幅都在写老党这个形象且贯穿始终。老党如同沙棘一样,扎根沙漠边境,长年种植、维护沙棘,治沙守边。通过这个形象,深情赞美了像老党这样的劳动者默默坚守、不畏艰辛、无怨无悔、保家护边的精神。
老党儿子。小说情节主要围绕着儿子去留展开,通过儿子智慧治沙发展家乡的设想,表现儿子的远见卓识,以此歌颂年轻一代开拓进取、守护家园、建设家乡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老党父子。小说主要写老党父子两代种沙棘守家护边的故事。老党父子如同沙棘一样,扎根沙漠边境,致力家乡攻坚脱贫,深情赞美了老党父子这样的劳动者,讴歌了他们默默坚守、不畏艰辛、无私奉献、代代相承、爱乡爱国的精神。
评分说明: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