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儒家与道家所提倡的天道与人道的合一都是一

发布时间:2021年4月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498  浏览:

【原文】
    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儒家与道家所提倡的天道与人道的合一都是一种单向度的合一。
    儒家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人伦道德问题,重视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从整体上说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关注的焦点是自然的法则,重视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主要把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并从否定现实社会文化道德的角度来否定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
    实际上,【人的存在具有多质性】。最基本地来说,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自由的存在。在对待社会的关系上,人既有认同的需要,也有独立个性张扬以及独立价值判断的需要;在对自然的关系上,人既有与自然相融而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这些方面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双向度的或多向度的而不应是单向度的。人作为自由的存在,其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是最本质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通过自身的选择和活动去创造合乎目的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任何既定的文化和文明的成果,都只是人的创造物,是人本质的表现。乃至于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所以,儒家用道德性来否定人的自然本性,道家用自然本性来否定人的社会属性,都是对于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
    因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扬弃儒家的模式,又要扬弃道家的模式。在重视人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同时,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新定位现代教育的价值。一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适应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体,立足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双向度的关系。二是建构认同和帮助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承认受教育者选择的能力和权利,重视个体自觉的道德实践与价值判断,把外在个体的社会伦理规范定位在指导性功能上,通过受教育者自主的选择和教育者的指导性影响来实现社会规范向个人规范的转化。
    (选自《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有删节)

【问题】
    1.下列对“多质性”一词含义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人的存在是具有多种存在的本质和属性。
    B.社会对人有多种认同和选择需要。
    C.自然与人的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D.自主选择是人存在的最本质的特征。
    2.从原文看,对人的“自由本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人具有自主性的选择和活动,并创造自己的生活。
    B.任何已有的文化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人类的创造物。
    C.自然万物都深深地印上了人类选择与活动的印迹。
    D.人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需要与自然自由和睦相处。
    3.根据文意,对儒道“天人合一”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关注的是人对社会关系的单向度的认同,把人道德化。
    B.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对自然关系的单向度的复归,把人自然化。
    C.“天人合一”本质上都是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片面化,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
    D.儒道两家都倡导人对伦理与自然的单向度认同和复归,不过儒家更注重人的自由存在。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指出儒道哲学的弊端,论述人的丰富本质和自由本性,从而提出现代教育价值的主张。
    B.文中以人的存在多质性和现代教育为例,辩证分析了我国传统教育无视人的主体地位的弊病。
    C.现代教育要扬弃儒道模式,以尊重和发挥人的自由本性为出发点,重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D.现代教育的价值既要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又要构建认同和帮助个性自主选择的教育环境。

【参考答案】
    1.(3分)A(“人的存在”是有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自由的存在等多种本质和属性的,因此A项是正确的。B、C、D项都只答到一种存在方式。)
    2.(3分)D(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而且是社会的存在,不仅有与自然相融和睦相处的需要,又有改造自然的需要。)
    3.(3分)D(不合文意,文中说儒家和道家都是对“人的自由本性的片面化乃至否定”。)
    4.(3分)B(“以……为例”说法不对,同时也没有“辨证分析我国的传统教育”。)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银牌,重似金牌
  • 下一篇:王志,字次道,琅邪临沂人。志年九岁,居所生母忧,哀容毁瘠,
  • 【推荐文章】

  • 渔家傲

    【原文】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原文】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 登幽州台歌

    【原文】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秋兴八首(其五)

    【原文】 秋兴八首①(其五)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

  •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原文】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陈师道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

  • 从军行

    【原文】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4月26日,麦青锡发布了基于银联交易
  • 粥品如人品
  • 清明祭祖先,中秋盼团圆……中国人的各种感情
  • (5)写木兰征途遭遇寒冷天气的诗句是“【 】
  • 1930年,是胡适来到这个世界的第40个年头。按
  •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
  • 近日,吴庆龙博士与合作的国际科研团队在《科
  • 美感与快感
  • 被饥饿燃烧的人们
  • 9月16日,参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的代表
  • 2019年,中国将迎来第70个生日。70年dǐ①(A
  • 渔家傲
  •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自然是无限的,人类的文明创造也同样是无限的
  • 没有批评的文艺不是完整的文艺,没有批评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