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城东早春 雨晴

发布时间:2021年4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884  浏览:

【原文】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问题】
    ⑴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在空格中写出答案。(2分)
    ①杨诗    对象:【    】    心情:【    】
    ②王诗    对象:【    】    心情:【    】
    ⑵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什么?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4分)

【参考答案】
    (1)①早春;欣喜。②残春;惆怅(或惋惜)。
    (2)①所写都非眼前实景,运用了虚写的手法。②杨诗用想像中的盛春时的喧闹反衬早春的清新可喜。王诗想像春色在邻家,表现希望春天不曾远去(或希望把春留住)的惜春心情。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初读起来好像很随意的,写早春景象并无精致的描绘或不寻常的意思,说绿柳刚绽出少许黄芽,就是突出了早春的“早”。妙在后两句的反衬。“上林”用汉代皇家林苑代指唐都长安的繁华之地,这种地方到了花开似锦时,全城的人都涌去赏春了,那真是热闹,不过也就是眼花缭乱,满耳喧腾吧,其实是无趣的。反过来再看面前点点若有若无的柳芽,虽幼弱虽清冷却内蕴着勃勃生机,苦于冬寒的人不经意间发现了它,自会心头一动,油然而生欣喜。群芳的秾艳与世俗之人相逐为乐的热闹是一种配合,柳芽的“清”与诗人独有的敏感是另一种配合,而后者正因前者得以凸显。美是为懂得美的人而存在的,故“城东早春”只是“诗家清景”。
    还不止于此。这诗中的对照又可以理解为哲理的寓言:凡庸之众,大抵随波逐流,事成而后见,只有独具慧眼的人才识得事物含而未露的微妙。此诗用轻松的语言写日常景象而寓理趣,已开宋人之先河。(选自骆玉明《美丽古典》)
    《雨晴》赏析: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喟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象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
  • 下一篇:我是城市小孩,痛恨大自然。每次到了野外,朋友们悠然见南山,
  • 【推荐文章】

  • 西楼

    【原文】 西楼① 曾巩(宋)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②,...

  • 千秋岁①

    【原文】 千秋岁① 张先 数声鶗鴃②,又报春芳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国对国际社会有哪些

    【问题】 2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国对国际社会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分)...

  • 采桑子

    【原文】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

  •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原文】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

  • 九日登梓州城

    【原文】 九日登梓州城①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

  • 【最新文章】

  • 口音里的乡愁
  • 艺术当然不是哲学,而且在一般人看来艺术应该
  • 龙湖游记
  • 上行杯
  • ⑤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处境
  • (1)阅看《水浒传》相关文字和图片,完成填
  •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我校决定开展“我
  • 鲁饥,藏文仲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
  • 西楼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
  • 千秋岁①
  • 你家在哪里
  • 科学家们发现了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认识的脑
  • 【材料一】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
  • 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