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龙湖游记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作者:陈忠实  文章ID:55909  浏览:

【原文】
    龙湖游记
    陈忠实
    (1)踏上游艇,在清湛湛的湖面上划行,一缕缕清凉湿润的风迎面拂过,把满身三伏酷暑的溽热顿时荡涤光净,从头到脚从外到里都是一种期待里的舒服。我似乎还不尽兴,忍不住撩起水来,搓了胳膊又搓洗了脸,便融入这水天一色的湖了。
    (2)水是湛蓝湛蓝的水,天是湛蓝湛蓝的天。眼前的水看不到边际,远处的水被灰白的水汽遮住了蓝色,与目力所能及至的同样呈现着灰雾的蓝天相接相融。一叶小艇泛在这水天相接的水面上,很容易让人产生海的迷幻,尤其是对我这样意识和习惯里储存着黄土原和杂生着荆棘野草榆树枸树的坡岭的人,漂浮在这样无边无际的水面上,往往会产生风平浪静的海的错觉。然而,这确凿是湖。
    (3)后来我不再发生湖与海的混淆性错觉了,湖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蒲草,小艇在蒲苇丛中的狭窄水道上缓缓划行,不时有鸟儿从蒲苇丛中飞出,又有鸟儿沉落其中,偶尔能听到幼雏混乱一团的叫声,可以猜想是争夺食物的颇为激烈的本能的叫声。无法想象,这密不透风的蒲苇丛林里,有多少双鸟儿在自由地繁衍后代,这种鸟在我并不陌生,我的家乡灞河边的苇子林丛是它们的福地,叫声不大优美,是比较单调的“呱呱呱”的粗声,当地人就因其叫声称作“苇呱呱鸟”一个苇字,标明了它生存繁衍的独特领地——苇丛。这湖里的苇丛更是难得一方自由领地了,首先不担心安全,没有如曾经的我一样捣乱的孩童掏取鸟蛋。
    (4)在蒲苇丛里相间着的大块水面上,有通体白亮的鹭鸶悠然浮游,它们总是成双成对,一会儿游远了,一会儿又聚拢并行了。我无意间捕捉到一个瞬间即逝的画面,一只鹭鸶张开翅膀从水面跃起,不偏不倚落在另一只鹭鸶的背上,又滑落到水里去了,被踏了一下的鹭鸶抖一抖身子,似乎没有在意,又并头游动着。还有几只野鸭,显然缺乏鹭鸶的优雅风度,却洋溢着活泼的天性,不时把头伸入水中又冒出来,争前恐后,左右穿梭,自然都是在水里捕捉小鱼小虾等食物。几种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从空中掠过,有一种背上是一抹鲜艳的红色,瞬间就消失了。
    (5)小艇从芦苇丛中出来,又进入野生的荷花从中。许是得了这好水和好水下的好泥的滋养,硕大的荷叶遮罩着水面,红色白色粉红粉白的荷花竞相开放,开放的荷花和含苞待放的花蕾都是出奇的硕大#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水面上,真有仙境里的沉醉了。我便想到,无论密不透风的苇丛,无论花香扑鼻的荷花,当是适宜所有职业所有年龄的男女驾舟散漫的好去处。进入苇丛和荷花丛中,得意的事和烦恼的事都会被荡涤出心胸,获得一分娴静和爽快。
    (6)直到我如此沉迷的时候,仍然不敢相信这一方好水是在河南淮阳大地上。不单是我孤陋寡闻,更在我多年来偏颇的心性,以为和我住得相邻的省份大同小异,就把兴趣偏向于那些自然景观奇特的边远地域,大漠荒原,海洋冰山,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野狼游走的草原,寸草不生蠓虫难觅的生命禁区的盐湖此……刻,我甚至有某种懊悔,竟不知和我相邻的中原河南淮阳,有这样一方好水……龙湖。
    (7)湖以龙命名,也是这一方好水所系的悠远到神话时代的神秘历史。传说伏羲从我的家乡渭河来到这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神农氏也在这里教民稼穑,陈胜在这儿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更有诸多文人墨客如李白苏轼等都留下不朽诗篇。在我尤为惊喜的收获,是陈姓氏族的源头就在这里。这龙湖在夏代称为陈,到西周时,在龙湖上建城立国为陈国。随之以国名为姓氏,便有了陈姓,十多年前我在广州的陈氏家谱园里获悉,陈氏源自舜的后裔所在的陈国,却不知具体方位,今天竟然一脚踏进陈姓始祖所在的陈国的门槛了,无意间完成了一次最久远的寻根,顿然觉得和淮阳亲近到有亲情相系了。
    (8)龙湖有好水,《诗经.陈风》有赞美龙湖的诗章: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蕳;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把龙湖上这些水生花草能筑进《诗经》,可以猜断肯定是这龙湖的风景激发了作者的诗兴,留下这生动的诗章。我在龙湖蒲苇丛中的忘情和沉醉,和几千年前《诗经.陈风》的作者相通,只是我笨拙,吟咏不出一首诗来,仅留笔记一篇,聊以尽兴。

【问题】
    7.作者发生“湖”与“海”的错觉的原因是【    】(2分)
    8.请对第(4)段的描写进行赏析。(4分)
    9.对文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3)段写鸟儿们的叫声反衬了湖水的静谧。
    B.第(5)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立体地展现荷花的姿态。
    C.第(6)段用边远地域的奇特景观来衬托龙湖是“一方好水”。
    D.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
    10.从全文看,作者赞美龙湖的理由有:(4分)
    11.文章最后用诗歌结文的好处是(4分)

【参考答案】
    7.(从水的角度)水天均蓝,无边无际或水天相接(1分)(从“我”的角度)我只熟悉高原和坡岭的习惯和意识(1分)。(2分)
    8.动词(1);举例(1分)赏析动物的状态:自由的/生机的(1分),情感:喜爱/赞美(2分)或细节描写(1分);举例(1分)(同上)
    拟人(1);举例(只有“优雅风度”1分)赏析(1)(拟人不够典型,因此最高3分)
    9.C(3分)
    10.景美,充满生气或生命力的象征(1分);荡涤心胸,给人娴静和爽快/激发灵感,诗兴(1分);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1分);家族寻根(1分)(4分)
    11.呼应上文/总结全文(1分);把对富有生机的和富有文化底蕴的(1分)龙湖的赞美之情推向高潮。(1分)透出古韵/赋予诗意/余韵无穷/丰富文化内涵/增加文采。(1分)(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艺术当然不是哲学,而且在一般人看来艺术应该是哲学的反面。
  • 下一篇:上行杯
  • 【推荐文章】

  • 西楼

    【原文】 西楼① 曾巩(宋)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②,...

  • 千秋岁①

    【原文】 千秋岁① 张先 数声鶗鴃②,又报春芳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国对国际社会有哪些

    【问题】 2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国对国际社会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分)...

  • 采桑子

    【原文】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

  •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原文】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

  • 九日登梓州城

    【原文】 九日登梓州城①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

  • 【最新文章】

  • 西楼
  • 千秋岁①
  • 你家在哪里
  • 科学家们发现了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认识的脑
  • 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 【材料一】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
  • 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
  • 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
  • 阅读·悦读
  • 甲文:《桃花源记》节选 乙文:南阳刘驎之
  • (5)白居易《观刈麦》诗中最能表现农民在烈
  •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表达游子羁旅
  •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
  • 记得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在他的散文集《缘缘堂随
  • 一种观念,如果仅是直观的泛说,而未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