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苍茫中原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7日
作者:朱以撒  文章ID:47975  浏览:

【原文】
    苍茫中原
    朱以撒
    这些日子里,经孟州、孟津,到洛阳、安阳、开封,总是日复一日的迎受一种与江南不同的厚重感。是这里带有寒意的凌厉的风,使那看起来比故乡大而深红的落日,还是落日背景下那卸去累累果实的无垠原野?感觉总是难以言明。我只能挑一个我以为合适的词来表达,那就是:苍茫。
    这些有过古都兴衰千年激荡的土地,曾经是马蹄翻飞、鼙鼓动地的战场,在经过世事翻覆、鹿鼎频争的烽烟之后,已经变得和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了。我这么说当然是指城市里的格调,在入夜霓虹灯的频繁闪烁里和轻歌曼舞中,你是不大会感觉得到中原气息与江南有什么不同。现代文明也深深的弥漫其中,让你虽身处异乡却犹如在故土。可是,只要你抽身出来,到郊原,到旷野,你仍然会感慨不已。这方水土总是与粗犷豪迈阳刚放纵结缘。
    这个晚秋的黄昏,我在远离城区的郊外散步,原野苍茫秋风苍凉,深红的落日把远山映衬出一个绵延的剪影。这么大的空间,有几个农夫在拉扶着犁耙,他们不是借助牲畜的力量,而是尽自己的力量破开土层,这在广袤的原野上就显得十分渺远,【他们的移动,成为黄昏中最动人的一幕,】在他们劳作的不远处,散落着一些短促的城堞纹丝不动。如期而至的黄昏笼罩在空寂的城堞上,引人无限遐想:岁月真是无从再现么?其实我已逐渐能够由此领悟中原的笔墨情怀了。
    在我们感慨岁月的磨洗使许多鲜明的过往人事化为乌有的同时,还是会看到许多不畏惧风霜刀斧剔抉的古典依然如故。就像任何时候拔开草丛瓦砾,都可以看到地表萌动的顽强一样。我看到并抚摸到了这些昔日古都的石像、石碑。四季轮回春秋迭代,石像中的文官武将,已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武睥睨,在改朝换代的风云中一脸漠然。
    令人乐意驻足的是与石像同存的石碑。时光的清冷沁入了石表,损伤了点画结构,使句读时不免受阻。可心灵却因之而酣畅,分明品味出碑文深处的内涵,丰富而深沉。这使我们面临它的时候,看出旧日创造的美丽辉煌的闪耀;在触摸它的时候,感觉到岁月翩翩远去的雪泥鸿爪,不免能领悟上苍的一点暗喻,一点象征,一点意趣。这是如今一些雕琢精美的石像石碑所无从具备的。这些古代的石头荡起的历史回声,很有可能会令我们捡拾起精神上的一些遗失。
    我又一次地见到黄河。这个季节,黄河正走向安静,两岸萋萋芳草,正随着晚秋的劲风扭动腰肢。我内心自然有荒凉之意,因为在此之前我才欣赏到壶口那一泻千里的瀑布,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化为宁静。不过,话说回来,黄河毕竟是黄河,和芳草碧连天的江南溪流大有不同,还是罄露出了它的雄浑和宽博。【随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觉察出积淀下来的桀骜不驯。黄河就是这一捧水的无限放大。】
    一弯寒月升上来了,远处近处层次分明,衬托出了空间的苍茫无限,朦胧色调更平添这一古老地域神秘与辽远。像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地方,战争的风云、英雄的情操,艺术的拙朴、民气的强悍,根本不会因时光潮水的漫漫而退却.这使不少人背着行囊,从南方而至,为的是得到一些熏炙和陶冶,试图给笔下情调增加一些凝重的砝码?接收这些飘忽无定若隐若现的气息是有条件在先的,那就是从容平和的心境。不然,失望就随之而来,使你无从辨识出当年的气象、钩沉出当时的风情,无从与隐于岁月深处的精神作默契沟通。

【问题】
    18.作者踏上中原的土地,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苍茫”的特点的?(4分)
    19.作者说“令人乐意驻足的是与石像同存的石碑”,为什么石碑会更令作者“乐于驻足”(4分)
    20.作者从哪些方面去感受中原的?为什么作者说“视觉是徒劳无获的,只有靠心灵去感受”?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中原的都市和其他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依旧是霓虹闪烁、轻歌曼舞,只有在旷野、在郊外,人们才能感受到它的“苍茫”。
    B.文章第三段中写到“他们的移动,成为黄昏中最动人的一笔”,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农夫的辛勤耕作,表明了作者对中原农民的敬仰。
    C.第四段写传统文化和古文明被现代人、现代文明破坏和取代,作者对躺倒在草丛瓦砾中的石像、石碑深表惋惜。
    D.第五段末作者说“随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觉察出积淀下来的桀骜不驯,黄河就是这一捧水的无限放大”,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不仅写出了黄河的性格,也含蓄地点明了中原的性格、中原人的性格。
    E.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多种表现手法,用凝重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苍茫中原的敬畏之感。

【参考答案】
    18.①带有寒意的凌厉的风
    ②看起来比故乡大而深红的落日
    ③落日背景下那卸去累累果实的无垠原野。(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19.因为从石碑上能品味出深处丰富而深沉的内涵:看出旧日创造的美丽辉煌的闪耀;领悟上苍的一点暗喻,一点象征,一点意趣。(4分,三个要点,评分同上)
    20.三个方面:①自然景物(原野上耕作的农夫和短促的城堞)
    ②历史留下的文化积淀
    ③黄河。(3分,一点1分)
    视觉看到的是中原的表象,而它深沉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苍茫感,必须用思想去领略,用心灵去感悟。(3分,意思对即可给分,酌情把握)
    21.BC。(B项中“细腻描写”错,该段主旨也非表达对农民的敬仰;c文章无“破坏和取代”一说,作者也没有惋惜的意思。)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回家
  • 下一篇:“指甲速度”何以引发9级地震
  • 【推荐文章】

  • 游子吟 题李凝幽居

    【原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

  • 水仙子·寻梅

    【原文】 水仙子 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

  •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原文】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

  • 雨雪曲

    【原文】 雨雪曲 江晖【1】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 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 轻...

  • 终南山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

  • 幽州新岁作

    【原文】 幽州新岁作 [唐]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嗟人事常无定,...

  • 【最新文章】

  •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 橄榄
  • 清平乐①
  • 2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运动健身已经融入人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绘傍晚时
  • (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毛泽东在遵义会议
  • 28.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帮”的美誉,古人在
  • 29.下面是某宾馆的消防安全疏散平面图,请简
  • 【材料一】手机下单、随叫随走、每公里1元…
  • 13.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
  • 6.学校某班级同学为组织红色研学活动,起草了
  • 长沙过贾谊宅
  • 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
  • ①《论语·学而》中曾子认为每天都要多次自我